长葛市后河镇山孔村道路改建工程开工报告长葛市后河镇山孔村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日期:1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长葛市后河镇山孔村道路改建工程,路线位于孔村内,原路段A1、A2、A3、A5、A6、A7、A8、B2、B3、B4、B5、B6段为土路基,;B1段为土路,原路面宽4米,A9段为砼路,路面宽4米,,A4段为砼路,路面宽4米,,。该路改建通车后能极大的改善沿线群众的出行,对完善长葛市后河镇交通路网,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发挥路网的整体功能,改善沿线道路的通行能力,本项目的改建是十分重要的。2、本项目改建工程利用原路基。A1、A2、A3、A5、A6、A7、A8、B2、B3、B4、B5、B6段路基宽4m,,土路肩2*,,路面宽4米,土路肩2*,A4、,路面宽5米,土路肩2*。全段路面采用双向横坡,横坡度2%,土路肩横坡度3%。道路等级采用:公路四级公路,设计车速:20Km/;质量标准:合格。二、:1)测量控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现场建立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在整个施工期间针对其它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测量控制。2)平面控制系统:拟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经纬仪及钢尺。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点进行控制,设置直线控制桩,控制桩位置应在稳定可靠、便于施工期间保护及使用方便。3)高程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水准仪,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将标高引至各临时水准点上,临时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距离不得大于200m且前后通视,临时水准点与设计水准点复测闭合,允许闭合差为?12?L?(L为水准线长度公里数)。24)施工控制网的观测时间选在通视条件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无大气折光的影响下进行观测。在观测过程中重新整平仪器和觇牌,使对中系统误差变为测组间的偶然误差。施工控制点采用砼桩埋入地下约1m,施工控制点选在易于扩展,通视良好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导线控制点的埋石按水利电施工测量规范执行。,应根据图纸指定水准系统的已知水准点,引导至施工范围内,设置临时水准点,当施工牵涉到的水准系统不是一个标准时,应同意换算为工程的施工水准系统,据此设立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设置后,要逐一编号,其精度要求闭合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并标在图纸上。根据需要和设置的牢固程度应定期进行复测。临时水准点的设置要求是:1)应设置在坚硬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上,或者设置在不受影响和外界干扰的稳定土层内;2)在野外每400m设置一个水准点;3)两水准点之间能保持通视。、终点、导线桩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计算出这些点与附近控制点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把各个放线点用标桩固定在地面上。为了避免差错,每个点在接到监理的交点后都要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报于监理。平面放线时,在工程的起点、导线桩、终点和转折点均已打桩核定后,再进行中心线和转角测量。中心线测量时,应每隔20,30m打一中心桩,中心桩的间距应统一,以便于统计距离和施工取料。然后根据工程规定需要的宽度用白灰撒出开挖边线。,应先沿工程的施工线路每隔20m的距离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3准点的精度要求闭合差在平坦地区不得超过1mm。以此水准点测出中心各桩位地面的高程,以检验设计图示地面高程和实际地面高程是否相同,并以此来确定沟槽开挖的深度或管道架空的高度。、定位施工方应根据监理的现场交桩和书面资料,对主要原始基准点(包括导线桩、水准标点)进行认真复测,在交桩后7天内,将结果报甲方认定后,作为永久保护,复测中如发现有超出容许范围的误差,要及时报告甲方复测、纠正,在重新交桩后,施工方应再次按上述程序上报,直至准确无误,甲方认定为止。施工方如在规定时间内未上报复测资料、或应妥为保护的桩点发生丢失、移动、或在引测过程中出现差错而使工程受到损害,施工方均应按照甲方同意的方法负责纠正此种误差。,即进行竣工测量,包括平面测量、断面测量、平面控制系统的复核。)为防止施工过程中控制桩位移引起测量误差,竣工测量前须重新施测。12)根据控制桩施测西侧各中心线,并在原施工图断面位置上布桩,定出断面线,测量方法同放样,即,室内计算测放数据,现场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施测,并进行校核。3)根据规范及标书要求,检查路堤顶宽、轴线偏移、坡度情况、沟渠底宽、边坡、高程、中心线,对不合格的进行整修,合格后进行断面测量。4)用两架水准
长葛市后河镇山孔村道路改建工程开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