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教师培训学习内容一、家访工作首先是认识不到位:教师对家访这一形式的独特性认识不够。家访在家园联系学校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不能替代的,只要有教育存在,家访就一定存在,是不可或缺的方式,走进家庭家访是最本质最有效了解幼儿适时调整教育的办法。其次是操作不科学:怎样家访?是否行色匆匆?访什么?怎么访?没有目标、没有内容、没有质量无科学性的家访影响效果。家访的过程教师的家访,是与家长面对面沟通,进一步了解幼儿的一种活动。它与其它的交流方式比较而言,有其自身的特点:1、教师走进孩子的家庭;2、教师、家长、幼儿面对面的口头交谈;3、是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进行的。由于家访的这些特点,在以往家访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家访内容以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表现和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学习生活为主;交流方式以偏重教师说,家长听;重视与家长的交谈,忽视幼儿的存在;告状式的家访较多。如何使家访工作更好的密切家园联系,形成家园教育合力,我们对这次家访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实践。制定周密的计划一是我园确定了家访的形式。领会了家访精神后,我们开了班务会,讨论了家访的形式,最后确定,三个人利用周末或晚上时间一起去家访。二是我园设定了家访的路线。我们向每个幼儿家长统计了详细的家庭住址,并根据居住区域确定家访路线,有效的利用了时间。三是全体教师全面了解家长的需求及幼儿在园情况。一方面,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以便有针对性的向家长反馈,另一方面,也尽可能的了解家长的特点,使家访内容满足家长的要求。四是我园教师明确每个幼儿在家访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我们把每个孩子的情况做了简单的沟通,确定出这次家访每个孩子重点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家庭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指导家长认真填写。有针对性的实施家访首先,提前预约。家长在周末一般都有安排,提前预约家访时间,一是让家长安排好其他事务,二是让家长做好心理准备。其次,创设家访的良好氛围。教师在家访时首先是教师角色,同时又要把自己看成家长的朋友,做到态度谦逊,举止文明,语言朴实诚恳。谈话时,避免单刀直入,可先围绕一些家长感兴趣的话题聊,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话中,与家长产生共鸣,取得家长信任,然后,再逐步引入主题,向家长了解、介绍幼儿的情况。再其次,做好“导演”,注重教师、家长、孩子之间的互动。家访时要做到教师、家长、孩子“三方会谈”,避免自己又“导”又“演”,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为了使家访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教师把传统的说教降到最低限度,对某些问题不宜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要轻易否定家长的某些做法、想法,而是讲一些其他家庭的家教实例,让家长自己去分析辨别,再共同讨论这些方法的优劣,避免家长被动接受,鼓励、支持家长积极主动的参与,在平等的交谈过程中受到启迪,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教师在与家长的谈话过程中,不能忽视孩子的存在,可以让孩子坐在老师身边,对孩子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也参与老师和家长的谈话,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并对孩子的一些表现积极肯定,让孩子感到老师的亲切。做好家访记录。教师在每次家访后,我们都及时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幼儿在园内的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重新对幼儿分析评估,制定适宜的教育措施。家访的收获:通过家访工作,我们获得了一些实践
幼儿园新教师培训学习内容.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