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姜伟强访谈提纲我们都知道,中医是博大精深的。暑伏将至,对于冬病夏治这一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尽管认可者越来越多,却依旧存在不少疑问。“冬病夏治”是什么?它适合治疗哪些疾病?需要注意什么……在今夏头伏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有幸邀请到三门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中医针推科主任姜伟强,与广大听众朋友们谈谈冬病夏治以及中医治未病方面的话题。姜主任,你好!1、主持人:先请姜主任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实际上是一个治未病理念,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提出“冬病夏治”最早的是《黄帝内经》,里面讲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讲究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人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体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春夏季节阳气比较旺盛的时候就要注意培养身体力的阳气,老百姓常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这也是冬病夏治的一种食疗方式,但必须根据个人体质来,后面我们会教大家如何辨析体质。冬病讲的就是在冬季容易发作或者是加重的疾病。比如呼吸系统疾病,老慢支、哮喘的病人往往在冬季的时候容易加重,中医认为这些病的根本就是属于体内阳气虚衰,或者是有寒湿伏邪。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的季节,体内的阳气随着自然界也要逐渐热起来,这也是驱散体内寒邪的最好机会。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依据时间医学调节体质,防病治病。2、主持人:为什么“冬病夏治”能治病?冬病夏治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其: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阴阳平衡观点;其二,“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观点;其三,“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天人相应”观点。冬病夏治的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体质虚寒。夏季人体腠理疏松开泄,荣卫通达,便于药物吸收,采用穴位贴敷扶助正气,驱除机体内伏寒邪,补充阳气,清除“宿根”,起到“缓治其本”之目的。所以在夏季缓解期治疗此类病症,往往可以达到防治的双重效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药物完全可从皮肤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既有药物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又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药物贴敷后,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3、主持人:那什么样的人群适合冬病夏治呢?效果又怎么样?冬病夏治是中医治未病的手段。冬病夏治主要是适合属于阳虚体质人群,或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如冬天比一般人怕冷,四肢冰冷,易生冻疮,季节变化或受凉、吹风后容易感冒、咳嗽、鼻炎等,涉及的范围特别广,各类属于阳气不足的疾病都可以用冬病夏治这个方法。但采取的具体的干预方法不一样,后面我们会具体介绍。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取阳虚体质或疾病有明显季节性的患者,临床研究及报道中经过统计分析其有效率在80%左右,大部分患者症状有一定的缓解,少部分患者可达到治愈目的。4、主持人:那我们经常说的“冬病夏治”,这个“病”是指哪些病呢?“冬病夏治”针对范围比较广,凡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病症皆可运用。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关节炎、慢性腹泻、冻疮、妇科、儿科病等虚寒体质的患者。5、主持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刚才姜主任你讲了阳虚的病人,怎么辨别自己到底是不是阳虚?其实刚才我
中医冬病夏治访谈提纲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