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FUDANJOURNAL(SocialSciences)(武汉理工大学汉语言学系,武汉430063)【摘要】穆旦诗歌语言复杂、多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其诗歌词汇的超常规组合。这种超常规组合体现为三个特征:一是矛盾词汇的配对使用,穆旦借此隐喻生命循环中种种矛盾境况;二是词汇语法功能的转换,穆旦诗歌中的名词、动词、副词等语法功能都出现了转换,这是语言“陌生化”的重要技巧之一,诗人通过语言的陌生化,寻找语言的深层结构,呈现世界的“本相”;三是抽象词与具象词嵌舍,这种组合方式体现了不同于古典诗歌的思维方式,体现了新批评派诗学观念。穆旦利用词汇的超常规组合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语码体系,提升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品质。【关键词】穆旦诗歌词汇组合超常规陌生化穆旦诗歌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代表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穆旦诗歌的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内容涵括生平、主题、创作技巧、流派、风格、翻译、语言等。其中诗歌语言成就虽一开始就为研究者所关注,但进展十分缓慢,成果也非常有限。20世纪四十年代同期诗人对穆旦诗歌语言有零星的评论,多为印象式感悟;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有一定的进展:一是研究者从语言学、语言哲学、修辞学、文体学等角度展开研究;二是对作品的细读与赏析。李怡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其《黄昏里那道夺目的闪电》和《论穆旦诗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两文研究了穆旦诗歌的词汇、抒情方式、结构形式等,认为成功实现了诗语的“现代生活化”,改变了汉语的内在性格。在艺术手法上,学界讨论较多的是“戏剧化”、“反讽”等,还研究了穆旦诗歌的人称和抒情方式。如王毅的《细读穆旦(诗八首)》,以“新批评”的细读法则推敲穆旦的诗作,小至单个字词的含义,大到作品的结构布局,对《诗八首》作了精细的阐释。穆旦诗学研究成果虽多,但语言研究一直不是热点和焦点,没有出现专论性成果。语言是诗歌的存在方式,一个文本被界定为诗歌而不是别的之最根本、最重要的尺度就是语言。穆旦诗歌语言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糅合多种语言资源,走向成熟的代表,其复杂、多义、深刻、欧化及口语化得到广泛的认可。目前对穆诗语言研究现状与其成就是不对称的,与穆旦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也是不相称的。本文欲从语言学、诗学以及修辞学角度对穆旦诗歌词汇组合特征展开专题研究。与20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诗歌语言相比较,穆旦诗歌语言呈现出复杂多义、内涵丰富的特点。这个特点一方面源于词汇系统的更新,另一方面则源于词汇的超常规搭配与组合。“每一首诗的思想,都得要作者去现找一种形象来表达;这样表达出的意思,比较新鲜而刺人。因为你得对这里一些乱七八糟的字的组合加以认真的思索,否则你不会懂它。”①对诗歌语言非常敏感的穆旦对词汇的组合一直高度重[作者简介]叶琼琼,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汉语言学系副教授。@本文是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13一lb一04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13一lb一047)的阶段性成果。①穆旦:《穆旦诗文集》(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190页。7l万方数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视,一直有意识地运用破格、超常规,甚至匪夷所思的组合来营造“新鲜”“刺人”的阅读效果。传统诗歌在词汇
论穆旦诗歌词汇组合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