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游览韶山.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游览韶山、庐山、井冈山有感2011年是个特殊的年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两个伟大的日子,我院组织全体干警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去韶山、井冈山、庐山感怀革命精神。游览已经结束一月有余了,但我得心情仍未平静,还沉浸在对革命先烈深深的缅怀中。韶山是伟大的毛泽东主席的故乡,我从小对它就心怀向往。一路之上,我脑中始终充斥着一个画面:在那平静的、波光鳞鳞的湘江上,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背着挎包,迎着习习的微风,轻声的吟着:“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向须桑梓池,人生无处不青山。”他,就是我们伟大的主席——毛泽东。我带着一份沉重而又崇敬的心情踏上韶山的土地,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群山环绕,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应该说它是一处风水宝地,是培育伟人的圣地,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多少热泪和鲜血浇沃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韶峰上冉冉升起的太阳,映照在铜像上,使广场一片金碧辉煌,金光中的伟人之躯是那么的庄严、那么的神圣,历经沧桑巨变的领袖风采依然不变。接着我们参观浏览了毛主席的故居。当我走进山冲里,走进充满灵气的房屋,我的大脑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仿佛我又看到了一边埋头苦学,一边烧着火的少年,红红的火苗伸出了灶沿,发出了毕毕嗦嗦的响声;看到了瘦小的肩膀上挑着满桶水而缓缓走来的少年;看到了穿梭于牛栏、猪栏、晒谷坪上那熟悉的身影;天黑了,乡村已沐浴在月光之中,比白天更加宁静了,然而主席仍然在那盏泛着黄光的油灯下刻苦学习,直到深夜。是那求知的欲望战胜了白天的疲劳,在这盏小小的油灯下,是主席首先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看到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的消亡,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振兴的重担在肩……主席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苦苦的奋斗了一生,正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听到主席与世长辞的噩耗,神州八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的人们都陷入了无限的悲痛之中,五湖四海,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朋友同中国人民一起哀悼着他。当车渐行渐远时,我不禁再次回首看主席那矗立于青松环绕广场上高达十几米的铜像,主席的手里握着书,安祥地注视着远方,他每时每刻都这样注视着——腾飞于太空中的东方巨龙。这种虽是一种自然巧合的现象,但我能用自己的感情去诠释它,去想象它。不管这些诠释是多么的牵强,这些想象是多么的奇特,但它无可指责的饱含着人们对领袖的深深的爱戴、思念和崇敬。结束了韶山之行,我们来到了庐山。众所周知,庐山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名胜,但是庐山更是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一笔。在庐山我们参观了庐山博物馆,即毛泽东同志在庐山的故居,里面非常简陋,但似乎仍能追寻到毛主席的影子。参观了庐山会议会址,美庐别墅等,处处都是美景,但处处还都有革命的精神体现着。行程的最后一站就是有着革命摇篮之称的井冈山了。未到井岗山之前,想象中的它是全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应当是穷山恶水,经济落后的地方,可真正感受了其面貌后,却惊叹其变化之大,令人感叹万千。它不但使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美,更是让我们体验到了人文的美。我们游览了毛泽东旧居、红军造币厂、黄洋界等革命遗址。在参观游览中,我们留下了一张张难忘的照片。有一首红军歌谣唱到: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在红军医务所的墙上看到枪林弹雨的痕迹,导游在途中也给我们娓娓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黄洋界保卫战、张自清烈士的故事

游览韶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jmy226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