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克拉屈滨注射液商品名称:艾博定英文名称:CladribineInjection汉语拼音:KelaqubinZhusheye【成份】本品的主要成份为克拉屈滨,其化学名称为2-氯-6-氨基-9-(2-脱氧-β-D-赤型-呋喃戊糖基)嘌呤。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10H12ClN5O3分子量::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适应症】本品可适用于经干扰素治疗失败后活动性的伴有临床意义的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以及疾病相关症状的毛细胞白血病(HCL)治疗。【规格】10ml:克拉屈滨10mg与氯化钠90mg【用法用量】静脉滴注。,作24小时的连续滴注,连用7天。不推荐其它的用药方案。根据已有经验,如患者对初始疗程无效,增加疗程不会获得更大利益。临用前按计算量从瓶中抽取克拉屈滨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的瓶中(或袋内),混匀后作静脉滴注。全部程序须严格按无菌操作常规进行,每天配药一次,供当天静脉滴注之用。因为缺乏足够的配伍试验,不推荐与其它稀释液配伍使用。【不良反应】尚缺乏在中国人使用的安全性数据。安全性数据来源于国外196位毛细胞白血病患者:起初的124位患者,加最初入选截至后在相同两中心入选的其他72位患者。毛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第1个月临床研究提示,严重中性白细胞减少率为70%,发热率为69%,感染率为28%。开始治疗的第一个14天内经常报道的其他不良反应包括:疲劳(45%)、恶心(28%)、皮疹(27%)、头痛(22%)和注射部位反应(19%)。大多数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经常观察到骨髓抑制。70%的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ANC<500×106/L),而最初的发生率为26%。37%的患者出现严重贫血(血红蛋白<),而最初的发生率为10%。12%的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20×109/L),而最初的发生率为4%。治疗第一个月54/196(28%)的患者出现感染。6%的患者出现严重感染(例如败血症、肺炎);余下的为轻或中度。几位患者的死亡应归因于感染和/或与疾病有关的并发症。治疗第二个月感染的全部发生率为6%;这些感染为轻至中度感染,未出现严重的系统感染。三个月后每月感染发生率均小于或等于治疗前的发生率。治疗第一个月11%的病人出现严重发热(例≥104oF)。不到1/3的发热患者出现感染。参与试验的196位患者中有19位于治疗前一个月出现感染。治疗第一个月54位患者出现感染:23位(42%)为细菌性感染,11位(20%)为病毒性感染,11位(20%)为真菌性感染。7/8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病于治疗第一个月。14/16的真菌感染患者发病于治疗开始的2个月。实际上所有感染病人都据经验进行抗生素治疗。淋巴细胞分析显示,克拉屈滨的治疗与CD4计数的长时间减少有关。治疗前平均CD4计数为766/μl。平均CD4计数的最低值为272/μl,发生于治疗的第4-6个月。治疗后15个月,平均CD4计数<500/μl。虽然9个月后才观察到CD8计数增加,但总的来说CD8与CD4的变化趋势相似。目前尚不清楚CD4淋巴细胞长时间减少的临床意义。另一未知临床意义的不良反应为骨髓细胞长时间过少。两项关键的临床试验表明,4个月后42/124(34%)患者的骨髓细胞构成<35%。细胞过少最近发生于第1010天。目前尚不清楚细胞过少是骨髓纤维化引起还是克拉屈滨毒性引起。对外周血细胞计数无明显临床影响。大多数皮疹均较轻微,且发生于正接受或最近已接受可引起皮疹药物治疗(例如别嘌醇或抗生素)的患者。大多数患者的恶心也较轻微,不伴随呕吐,不需用止吐剂治疗。应及早控制需用止吐剂治疗患者的恶心,最常用药物为氯丙嗪。治疗开始2周内出现的发生率>5%的不良反应(不论是否与药物有关)包括:全身系统:发热(69%)、疲劳(45%)、寒战(9%)、虚弱(9%)、发汗(9%)、不适(7%)、躯干痛(6%)胃肠道系统:恶心(28%)、食欲减退(17%)、呕吐(13%)、腹泻(10%)、便秘(9%)、腹痛(6%)血/淋巴系统:紫癜(10%)、淤点(8%)、鼻衄(5%)神经系统:头痛(22%)、头昏(9%)、失眠(7%)心血管系统:水肿(6%)、心动过速(6%)呼吸系统:异常呼吸音(11%)、咳嗽(10%)、异常胸音(9%)、呼吸短促(7%)皮肤/皮下组织:皮疹(27%)、注射部位反应(19%)、瘙痒(6%)、疼痛(6%)、红斑(6%)肌肉骨骼系统:肌痛(7%)、关节痛(5%)与静脉注射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反应(9%)(例变红、肿胀、疼痛),血栓形成(2%)、静脉炎(2%)、导管破裂(1%)。这
克拉屈滨注射液+说明及禁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