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二首《氓》《采薇》《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总集。体制:形式:手法:收入时期的诗歌首。汉以前被称为或。《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诗歌从西周到春秋305《诗》《诗三百》风雅颂赋比兴四言为主,重章反复现实主义诗经六义风:分为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15国风,共160篇。雅:共105篇,又分“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族宴享。颂:共40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用于诸侯朝会。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风——赋——雅——颂——比——兴——《氓》恋爱婚变决绝章节:一二三四五六人物:女:秋以为期载笑载言士贰其行至于暴矣亦已焉哉!男: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反是不思(憨厚老实)(热情纯真)(自私变心)(辛苦蒙辱)(冷酷无情)(毅然坚决)对比情节:卫风·氓《氓》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单概括情节。《氓》采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氓”和女主人公的性格?女主人公从自己的遭遇中得到的最痛楚的认识是什么?提问: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如何看待女主人公?——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悲剧是不可避免的。探讨:女主人公对这一悲剧有无责任?提示:恋爱、婚姻中女主人公有无不妥?——初恋时:过于主动、过于热情;——热恋时:过于投入、过于痴情,忘记自我、放弃自我;——情变后:走极端,迷信爱情→怀疑爱情、怀疑男性男子会是什么感受?——短暂的幸福、虚荣,和无尽的索然无味、怅然若失。过于短暂、过于潦草的恋爱无可回味;处处被动、时时受制的热恋没法回味;一桩被动接受的,几乎是强加于己的婚姻不堪回味。艺术手法的运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喻女子初婚时年轻貌美,受人爱怜的幸福。★“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劝说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容貌很快衰退。★“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比女主人公痛苦无边。比:
诗经两首《氓》《采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