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张从正攻邪论初探.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张从正攻邪论初探谢文英,常学辉(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摘要:张从正的攻邪论,针对滥施温补的时弊,,下法的内涵,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吐关键词:张从正;攻邪论,汗吐下三法中图分类号:R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06)01—0061—02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对汗,吐,下三法有独到见解和丰富经验,其代表为《儒门事亲》.《内经》,《伤寒论》,并受刘完素火热论的影响,认为人之发病,乃是邪气侵犯非人身素有之,或自外而入,或的结果."病之一物,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侵犯人体有虚实两端."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经实者络必虚,络实者经必虚,病之常也".所谓实,即指邪实;所谓虚,,"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而邪气已交驰横骛,而不可制矣".他视妄补的庸医"皆鲽湮洪水之徒".所以张氏治病,力主祛邪,提出"汗吐下三法,"认为"先论攻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归纳张氏所论有因邪致病,论病重邪,:"《内经》一书,惟以血气流通为贵."认为人体之常血气本是流通的,,病邪如得祛除,可以达到恢复血气流通的目的,即张从正所谓的"陈荃去而肠胃洁,瘕瘕尽而荣卫昌";使上下无碍,气血宣通,"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气血痹阻而致疼痛,他认为"风湿散而血气自和",,他亦强调用吐法和下法,"凡可吐令条达者,下者是推陈致新也".,在血气流通的论述中,,病因是由于邪气的入侵,,该尽诸病发汗,催吐,泻下是张氏攻邪去病的三个主要方法,并对三法的应用形式有所发挥."且予之三法能兼众法……如l涎,漉涎,嚏气,追泪,凡上行者皆吐法也;灸,蒸,熏,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下行者皆下法也".,皆可吐之吐法的运用,自古已备.《内经》云:"其高者,因而越之."张仲景以瓜蒂散,吐伤寒邪结于胸中;嗣后《千金方?风论》吐方(烧盐),《本事方》稀涎散,《普济方》吐风散,《总录方》常山散等,,强调吐法不可畏,吐法去病快,《儒门事亲》中多有记述."一吐之中,变态无穷,屡用屡验,以至不疑".适应于"风痰宿食,在膈或上脘,可涌而出之";"自胸已上,大满大实,痰如胶粥,微丸微散,皆儿戏耳,非吐,病安能出".无论伤寒杂病凡邪气在上,,

张从正攻邪论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12-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