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心经第5讲.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佛光禅师教授《心经》第五讲一大圈儿人,今天谁做对了知道不?就一个做对了的,你那个心如此粗劣你怎么能够去观察?你这一圈儿人上来就一个人做对了。所以我们说容易,做起来心非常粗劣,非常难。人说道容易,行道时难。念念不忘记,念念能够合乎于道义,那才真正成就一种变化的智慧。我们没有那种观察力,我们不知道什么好坏的时候,你们不要录音了,没有用,真的。我们连着讲了几天,讲完了你们听完了就听完了,你们不去观察。一屋子人我就看到最后有几个能坚持住,有几个人呢?最后就剩一个,这就是我们的修行,最起码的求法的那种恭敬这都没有。人都不容易,尤其你们两个带头的,慢与不慢的那个心自然就流露出来。我还没说让谁坐下,你们就都坐这儿了。我说让你们坐下了吗?进来就是这个师父在这儿站着,一开始还有个师父也站着后来看你们坐下他也就坐下了。法是那么简单听得到吗?你没有一个恭敬心听法有什么意义?尤其像你老人家进来问讯就那么随随便便的,你的心就那么散漫。怎么能有定力智慧生起来?念念不能放逸才行。就你们累呀?你平常说得挺好听,来了一屁股往那儿一坐,你干嘛?我尊重你们,每次我都先坐在这儿。你就说这是什么修行?那又如何能够去证得到智慧呢?从大殿里刚念完经下来,你的经都念给谁听了?心如此放逸,那怎么能够去规范呢?知道什么叫本分,能够遵循其道才能行其法,才能真正得其证悟。自古不变的规程,到你这里就要变变,那个行吗?你什么时候进到法堂里头说道的还没告诉你坐,你有资格在这儿坐着吗?这是千佛法堂啊,你以为是你家后花园?你坐到那儿你跟诸佛菩萨是一体的,你往那儿一坐你就是跟佛菩萨是不二的。你可以看看这个屋里头护法都是站着的,只有那个能坐的那是佛菩萨。你是啊?你去看看那些经典里头,听法应该怎么样?师父慈悲叫你坐下,那是怕你累着。我们生生世世修行来的智慧就这么轻贱地就卖给你啊?那你能得到什么好处吗?我们天天念《普贤行愿品》,那里头说得不明白?第一句告诉你要礼敬三世诸佛,行啊,我们怎么不去行呢?你知道三世诸佛是谁呀?!天天嘴里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什么呀?!聪明不能成道,聪明只是世智聪辨,没有实际的一点点意义。第一个恭敬心没有,什么叫恭敬心?念念之间地体现才行,不是光嘴头上体现,那有用吗?听懂了吗?再说谢谢。规矩,修道从哪开始?不带走岔的又开始了,告诉你个简单的佛门里的词汇,师父说完了,你要有点虚伪心呢,你就说一句“依教奉行”,不是“谢谢”。你上菜市场买东西去了,我贱卖给你的?你那一句“谢谢”你有什么好处呢?你觉着你听到这个佛法是人家谁贱卖给你的?所以我们的审视思维都不对,那你怎么能去修行呢?你觉着佛法是干啥?我这么辛苦给你讲解完了,然后你一句谢谢,你就觉着你该得?!充其量虚伪点的说一句“依教奉行”。你们可以看着,我即使这么说了,一会儿他念完经了他依然说俩字“谢谢”。你笑啥笑?你觉着你还是光荣的?你还记着我曾经说过一句话,谁坐我前头去?你看大殿上十八罗汉尊者圣像谁摆到释迦牟尼佛正前头去?我以前给你讲过没有?你要想坐,你坐到你家师弟对过。你师弟在这儿,一边一个正好,堵门的。以后再进来了,我告诉你们,大僧坐这儿边来,二僧坐那边去,在家居士女的坐那边,男的坐这边就好了。这是很有规律的,哪儿是这样乱坐的?以后再进来就这么个坐法,做什么要有一个规程。好,我们接着昨天的,我们昨天有谈到色空、空色,这是什么?这是我们观察智慧在心相续过程当中你能够体会到心态实际的一种作用。我们首先了解这个色和空是什么意思,色是什么?是五蕴的开始,而这五蕴也正是我们看到这个烦恼世界,心对烦恼世界的一种分析、判别和形成的那种作用程序。我们看到这个作用程序就是依此而排开的。色,过去有提到过,是概念,任何的事情用现在话讲叫概念。要用过去话就是色尘、色相,他说的色相实际上是能看到能感受到的一种形象。我们真正能看到的那个形象,《心经》所讲的是比较标准的,既能圆满体现他的作用,也能够突出他的一种存在性。你看我们最实际的一个概念“人”,人是相对于什么来说的?人是个概念,人是相对于万物生灵来说的。因为人具有他的特殊性,但是他又具有众生的共性,所以他既能够体现他完美的一个人本质的存在性,他又能够表现在与周围环境互相的依托性,互相的衬托、依靠,相依性。这就是一个人的概念,但是我们一提到人类,我们就可以很直接地想到地球上我们生命世界当中我们这个形象的人。如果离开这个地球,离开我们这个世界去想,那你提到人他也是很惊喜的。很简单的一个符号,前几年他们搞太空探索的说,“外星系是不是也有差不多的这种生命形式存在呢?”他就发出一种信息,而且发出一种图标,人的图标是很简单的那种符号。但是我们从这个概念里就可以知道人的具体的形象、一种性质、属于他的特殊的一种成分氛围,这是人。人这个概念对于他所谓的空是什么?我们《心经》里揭示得非常清楚,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我

心经第5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