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切线长定理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切线长定理教学设计教学主题 切线长定理一、教材分析切线长定理这节课是人教版第二十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它体现了圆的轴对称性,为我们证明线段、角、弧、垂直关系等提供了一个基本图形和证明依据,是切线的性质和判定的进一步应用,为进一步研究圆的数量关系做好了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生分析学生学习了圆的基本性质、垂径定理、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以及有关的三角形、四边形的有关证明,对本节课的学习应该不是很困难,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已经具备了明显的逻辑性,但还不是不够完整,如何分析、如何入手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本堂课上通过具体的问题的指引,学生自己思考,动手操作等,引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引导他们一步步达成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切线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 2、会作三角形内切圆并能够解决一些数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探索切线长定理的过程;2)体会内切圆作图,从而提炼相关的数学知识,滲透数形结合、一题多解的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交流、成功与提升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推理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切线长定理的初步运用; (2)会作三角形内切圆以及简单运用。教学难点:正确的运用切线长定理以及会作三角形的内切圆。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使用的技术: ①ppt 图片演示;②实物投影仪展示功能;③电子白板交互系统。2、使用环节: ①引入环节:使用 ppt 演示生活中的相切现象或图片供学生赏析感悟;通过生活实例的演示,让学生画出过圆上一点、圆外一点的切线,并结合 ppt 回答文字语言叙述和符号语言表示。②活动环节:活动一让学生分组交流制作学具,探究过圆外一点画出的两条切线的关系问题,得出切线长相等的关系,演示小组制作成果,得出辅助线的作法;活动二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会运用切线长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活动三:让小组派代表展示学生作品;活动四: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辅助线的添加,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切线长定理,利用电子白板进行当堂展示点评。、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引起学习兴趣,对几何图形有了直观的感受,通过活动的演示培养空间观念,降低设计难度,让学生能轻松理解几何探究的思路,感受数学的快乐。通过利用ppt课件、实物投影、白板等多媒体展示,进一步让学生巩固对切线长定理的理解。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信息技术(如:导入、讲授、复支持(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习、训练、实验、研讨、源、方法、探究、评价、建构)手段等)一、创设情景,问题引入拿出一个空竹,教师娴熟的抖落,让学生认真观察,从实物图形中抽象出几何模型学生动手课件展示,画图,派一幻灯片呈个代表去现问题,进讲台上展行复习。:观察图形,你能得出哪些结论?A二:新课探究 OA PO :用两根带有刻度的木条做一个夹角为60°的工具尺,你能用它量出一个圆的半径吗?若量出角的顶点到切学生口述得到的结论,口述证明过程出示幻灯片,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抽象出图形的共同属性,得出切

切线长定理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59972402
  • 文件大小82 KB
  • 时间2019-12-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