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复选稿件独木----席慕容喜欢坐火车,喜欢一站一站的慢慢南下或者北上,喜欢在旅途中间的我。只因为,在旅途的中间,我就可以不属于起点或者终点,不属于任何地方和任何人,在这个单独的时刻里,我只需要属于我自己就够了。所有该尽的义务,该背负的责任,所有该去争夺或是退让的事情,所有人世间的牵牵绊绊都被隔在轨道的两端,而我,在车厢里是无所欲求的。在那个时刻里我唯一要做也是唯一可做的事,只是安静地坐在窗边,观看着窗外的景物变换而已。窗外的景物不断在变换,山峦与河谷绵延而过,我看见在那些成林的树丛里,每一棵书都长的又细又长,为了争取阳光。它们用尽一切委婉的方法来生长。走过一大片稻田,在田野的中间,我也看见了一棵孤独的树,因为孤独,所以能恣意的伸展着枝叶,张得象一把又大又粗又圆的伞。在现实生活里,我知道,我应该学习迁就与忍让,就象那些密林中的树木一样。可是,在心灵的原野上,请让我,让我能长成为一棵广受日照的大树。我也知道,在这之前,我必须先要学习独立。在心灵最深处,学习着不象任何人寻求依附!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从本周起,我们将播出一个系列节目,介绍藏族文化。这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上。西藏是一片辽阔迷人的土地。其中一部分常年覆盖冰雪,其余地区则多为荒芜的原野。通过无数的山峰、河流和湖泊,大自然将它的魅力展现在这一片土地上。而给这一高原增辉添彩的,是勤劳、智慧和诚实的藏族人民。和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藏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发达的文化。藏族的民间故事、诗歌、歌舞和戏剧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形式和地方色彩。对这一点,中央民族大学的王尧教授深信不疑,他用自己的毕生精力研究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他说:一提起西藏,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片美丽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那些深受佛教影响的文化背景。西藏人战胜了令人不可想象的困难,创造了丰富的文化。从此,这一文化又滋生了它的创造者。<<桂林印象>>很多年前有首脍炙人口的歌,反反复复地唱着,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歌词普通,简简单单地诠释着一个年轻人的旅行梦想。我渴望上路,也习惯独行。背包,睡袋,简简单单的行囊里,只装着诗集,和某个女孩的照片。在不同的城市里停驻,与不同的风景相遇。9月的桂林仍然是绿意盈盈,静静的榕湖边,古老的榕树垂着长长的胡须。不是旅游旺季,游人不多,这让我觉得惬意。亭子里坐着几位纳凉闲聊的老人,讲述着城南旧事,像这景致一般悠然。想起多年以前,一个少年,在课堂上,手捧语文课本,目睹着桂林山水的一帧插图,浮想联翩。那碧绿如玉长歌当吟的绵绵漓江,那陪衬着潺缓流水独峙苍云的奇峰巉岩,那身披蓑衣肩荷鱼鹰的打渔人头顶苍茫的绵绵细雨,在我生长的西部土地上,不曾经见。而今,年华疾逝,当年的懵懂少年,如今已年过三十,终于有缘得见这片风景,竟发现它精致清丽,清晰得一如当年那幅画。岁月会在人的脸上刻下皱纹,却不会让这如画卷一般的景致褪色泛黄,流年之于这里,不过是榕树的根须,从稀疏到浓密。坐拥这样山水的人,是多幸福。天气开始有了些潮意。不一会就滴滴嗒嗒下起雨来,淅沥沥的,让人的心都潮湿起来。乘坐穿城而过的敞篷公共汽车,我孤零零坐在上面,任雨点扑面,独享自我放逐的惬意。这里,山水的色彩淡了,城市的喧闹多了。街角娇媚的小楼,在雨里旖旎,与我擦肩。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余艳,她有一双亮晶
播音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