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三地理质量分析报告模板.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三地理质量分析报告临淄三中2009年高三模拟测试地理学科班级质量分析报告高三地理备课组模拟测试已经结束,针对本次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现将第一阶段各方面情况分析如下:试题总体评价1、试题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山东省考试说明命题,考试内容符合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考范围,知识覆盖面较广。题目新颖,“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广泛选取丰富多彩的相关材料,材料依然会以主干知识为依托,给考生创设一个个问题情景,由此设计一个个“新问题”,从而达到新课程背景下“能力测试”的考试目标。体现了地理特色和新课程理念,地理技术学科的内容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发展趋势。2、注重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凸现综合性特点。试题呈现出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着意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注重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但又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而是运用文字、图像、数据来提供信息,并结合实际问题,把相关知识重新整合、迁移,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灵活性较大,要求学生根据设问要求,提取、加工、整合多种信息,进行答案的编制。3、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对学生图表(包括景观图)分析能力的考查。每个题组都有地图。纵观试卷,图的量很大,(文科综合,10个图,地理单科32个图),本卷中的地理试题几乎无一列外的需要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并应用信息,在整个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寻找解题思路并组织答案。卷中试题,共有各种区域图、统计图表、景观图,地理图表数数量与种类量较大。为考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处理信息搭建了平台。这一点既是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的,也彰显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又与地理知识和能力的认知过程和形成过程相一致。需要学生动脑去思考。考查了热点,注重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对学生读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在做题时间就显得紧张了。引入情景图片,生活常识考查地震。试题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特长,强化了图表的运用。图表众多,除了文综卷第25题、第31题外,其余所有的题目都需要通过阅读图表来完成。这非常符合山东考试说明中提出的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从题目提供的图文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地理解与整合,从而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能力的三个目标要求。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阅读不同类型图表的技巧和能力,同时从图表中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文综试题试卷易错题分析题号答案易错项原因分析文综2题CAB从图中的钟表指针的显示即可判断。还是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问题。文综4、5题4、C5、C4、D5、D注意排除法的运用,再就是图中的泄水孔道的作用。第5题中的C、D选项没有区分清楚。文综7题AD东北部和东南部的人口密度都较大,没有注意区分这两部分的现在城市化水平的差异。东北部水平和规模低于东南部,故其动了比东南部足。文综26题本题首先要准确定位,(1)题,在分布范围,部分学生表述不准确造成失分,地形区的名称判断不准确,画蛇添足。(2)题气候类型的判断不准确,许多把温带季风气候也答上了,很多答成冬季寒冷干燥,或冬季低温少雨,或冬季低温湿润等,特征描述不准确。(3)题考查自然原因,有部分答了人文原因,再就是得分点重复回答,表述不精练,既易造成失分又浪费时间。(4)题,审题不准确,问题是针对此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自然灾害方面)回答,大多数是从污染方面回答的。此题得分率很低。文综29(3)(4)题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的产业布局和工业发展问题,难度不大,得分较高。通过读图,再结合我国劳动力丰富廉价,不难回答。选修30题少数学生选择旅游地理。出现的主要问题:⑴学生不知道旅游资源的类型,只是罗列出图上显示的旅游资源。几乎不得分。⑵本题主要是学生没有注意到“分别”两个字,组织答案时没有分开旅游商品销售业和旅店两类地理事物,主要是得了旅游商品销售业方面的分数,而旅店方面的分数没有一个学生得到。选修31题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自然灾害。此题目考查了海平面上升以后引发的各种问题,只有确定好s代表的含义后找含义中的关键词,再从下列叙述中联系相关的选项。此题就较易完成。出现的主要问题:⑴学生答题不规范,没有按照题目给出的答题顺序进行作答,增加了阅卷的难度。平均分大约在4分左右。⑵本题的得分要点是“海水水位高于陆地地下水水位”、“陆地地下水含盐量升高”。很多学生只是单纯的罗列出上题所表示的字母的含义,得分率较低。选修32题少数学生选择环境保护。出现的主要问题:⑴答出“封闭海域”的几乎没有。学生的概念掌握不清,分不清近海海域,相当一部分学生反而提到内陆地区的污染状况。学生的表述不清楚,把距离海岸越远,越深入海洋,污染程度越轻,写成距离城市(河流等)越来越远(或者写从里向外),污染程度越轻等等。⑵答出“海域封闭”的几乎没有,大部分想不到农业污染也严重。很多同学能得

高三地理质量分析报告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