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播学概论第四章传播与信息2第四节恐怖片一、恐怖片的类型学基本知识1、人类为什么需要恐怖片?先天遗传的自我防范能力,恐怖刺激能提高人的反应能力和爆发力。生活安全了反而需要恐怖刺激。动物实验依据。2、恐怖片与惊悚片(悬念、惊险片)的区别:恐怖片:非理性世界的惊险历程,恐怖来源是没有现实依据的超验因素(鬼魅、灵异、吸血鬼、僵尸)亚洲绝大部分,3惊险片:理性世界里的恐怖记忆,有现实依据,能用事实、科学来解释(精神病患者,变态杀人狂,怪兽)欧美绝大部分,希区柯克,“异形”系列3、恐怖片的反文化立场,展示非理性世界,暴力、血腥,以噩梦的形式将意识形态内的压抑暴露出来中国四项基本原则第四条: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4二、韩国恐怖片的两次浪潮:1998年《女高怪谈》、《退魔录》、《安静的家庭》(分别占本土票房第2、4、5)2002、03年《鬼铃》(第8),《蔷花红莲》(第7)《四人餐桌》、《镜中鬼影》、《洋槐》、《女高怪谈3:狐狸阶梯》04《鬼屋》《时失2公里》、《与鬼作战》和《灵》05《红鞋》、《断琴弦》、《假头发》5三、韩国恐怖片的民族风格和美学特征具体而微的典型《三更》1之《回忆》1、意象恐怖片名可知。构思的出发点、核心《鬼铃》、《四人餐桌》、《镜中鬼影》、《洋槐》、《红鞋》、《玩偶》……欧美主要是情节/剧情恐怖,以紧张的追逐、杀戮为特点,《闪灵》、《小岛惊魂》、《活死人之夜》、《僵尸的黎明》;日本主要是气氛恐怖,在漫长、焦急的等待中让你的神经崩溃,邪气慢悠悠渗入,《午夜凶灵》1、2《咒怨》1、26香港片主要是造型恐怖,各种鬼怪的奇怪造型,一惊一咋的吓人手法《见鬼》1、2,《异度空间》,僵尸片系列2、现实关照与人文关怀恐怖片的游戏性、娱乐性,逃避现实倾向《鬼铃》与《午夜凶灵》比较《的士幽灵》《四人餐桌》(与香港《见鬼》1、2及《异度空间》比较)《洋槐》根源:儒教文艺观:文为世用,现实性、实用主义国民性格73、悬疑、推理、侦破等类型元素的最多融入香港(喜剧),欧美(惊悚),韩国(悬疑)除了恐怖,调动观众参与对故事的层层推理和发现不到最后几分钟决不让你知道结局和故事彻底的前因后果《回忆》、《蔷花红莲》《四人餐桌》(女导演拍,想法很多,感情细腻,略显晦涩)、《洋槐》、《灵》、《与鬼作战》(鬼到最后才现身,但前面一直无处不在,似乎每个人都可能是)84、怨恨情结与血泪意象浸泡在泪水中的恐怖片世界上最有人情味、真性情,最多愁善感的鬼魅5、强烈的情感倾向和伦理诉求女童意象反复出现温暖型恐怖片91997——2004年韩国主要恐怖片一览表1997年《指甲》、《圈套》1998年《女高怪谈》(又译《死亡教室》)、《安静的家庭》(又译《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退魔录》1999年《女高怪谈2:幽异恋人》(又译《鬼恋人》、《幽灵日记》)、《爱的肢解》2000年《凶咒》(又译《幽灵凶咒》)、《的士幽灵》、《死亡录播》(又译《回魂记》)102001年《毛骨悚然》(又译《不寒而栗》、《寒噤》)2002年《鬼铃》(又译《死亡寄语》)、《三更》之《回忆》、《凶房》2003年《蔷花红莲》(又译《姊魅情深》)、《女高怪谈3:狐狸阶梯》(又译《魔法楼梯》) 《镜中鬼影》(又译《镜中疑云》、《走进镜子》、《照出冤魂》)、《四人餐桌》(又译《与鬼同桌》)、《洋槐》(又译《刺槐》、《鬼宝宝》)
3韩国电影与文化三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