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讲:王守仁ThePhilosophyofWangshouren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生于公元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死于公元1528年(明世宗嘉靖七年),浙江余姚人。他早年曾任兵部主事,反对过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公路站长)。后来累升为右副都御史。皇室贵族宁王朱宸濠起兵企图篡夺帝位,王守仁对之进行讨伐,在短期内就生擒了宸濠,为明代封建朝廷平定了内乱,升南京兵部尚书,受封为新建伯。王守仁手迹阳明洞王守仁的著作,后人编辑为《王文成公全书》,其中在哲学上比较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犹析心与理而为二也。”(《答顾东桥书》)“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同上)“忠与孝之理,在君亲身上,在自己的心上?若在自己心上,亦只是穷此心之理矣。”(《传习录上》)“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传习录下》)“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传习录上》)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下)HaveABreak!,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致良知
第二十六讲王守仁讲解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