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职责 1、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2、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做好安全生产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各项管理工作。要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做好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搞好生产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等。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特别要注意尊重科学,探求和把握规律,运用安全目标管理、事故预测、标准化作业、人体生物节律等安全生产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更为有效地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必须建立、健全安全产生责任制度。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中,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各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技术人员和各岗位操作人员,应当根据各自的工作任务、岗位特点,确定其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并与奖惩制度挂钩。 4、必须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企业必须具备保障安全生产的各项物质技术条件,其作业场所和各项生产经营设施、设备、器材和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品等方面,都必须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 厂长(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1、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负全面责任和主体责任,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亲自抓负总责。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要求,并负责检查本企业全面贯彻执行情况,支持督促分管安全副厂长(副经理)和安技干部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以及新产品、新工艺的设计、安装、投产运行,召集有关部门共同审查与验收,使之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凡不符合要求的,不批准施工和生产经营;新建项目和设施竣工不符合要求的,不予验收,不批准投产运营。 4、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制定或编制本企业的各项规划、计划、总结时,将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工作列为内容之一,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投入。 5、经常布置并检查本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认真抓好易燃易爆、危险品、压力容器、电力设施及其它重点部位的检查和管理,努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度。 6、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经常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安全生产。 7、积极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掌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并负责抓好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做到持证上岗。 8、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9、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0、接受安全生产检查和督查,完成安全生产监督主管部门部署的工作任务。 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 从业人员享有的安全生产保障权利主要包括: 1、有关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包括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权利,被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的权利。 2、有获得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3、有对安全生产问题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企业安全生产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