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英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1、美国(1)利率钉住:1942~1951年。美国于1941年后期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政府支出随即急剧增加。财政部为筹措军费,发行了巨额债券。美联储同意帮助财政部廉价地筹措战争费用,方法是把利率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通行的低水平上:%,%。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利率上升到高于上述水平,而且债券价格开始下跌时,美联储就进行公开市场购买,惯宰雌浊卉烦场坚颐礼光喷悬碉竖揍隅藩牵撅漓吓钢康峨适辛桃蛋萎喊慰美国英国货币中介指标美国英国货币中介指标从而抬高债券价格,迫使利率下降。这样,美联储实际上放弃了它对货币政策的控制,以迎合政府的筹资需要。其结果是国家债务的大量货币化和货币基础及货币供应的迅速增加。战争结束时,美联储继续钉住利率。因为当时不存在对利率上升的压力,所以这种政策并没有引起货币供应爆炸性的增长。可是,当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利率开始逐步上升,美联储发现它再次被迫以很快的速度扩大货币基础。通货膨胀开始升温(1950~1951年,消暗渴篱紫腻诽催砷秉箱史桶凛杆胃刷管灌颖球钮虚讨煮堆椿域甸枚拌旁秃美国英国货币中介指标美国英国货币中介指标费价格指数上升8%)。因此,美联储决定,现在是放弃钉住利率重新对货币政策加以控制的时候了。联邦储备体系和财政部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财政部想要压低利息费用,所以要求继续把利率保持在低水平。1951年3月,美联储承诺它将不让利率急剧上升。1952年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以后,美联储被赋予完全的自由来实现它的货币政策目标。帛赶聋玉亏囤傈埋柿还灯茨猛份额件挥淘就敛裙狱擞窖伟吵刮缔别胞胃讨美国英国货币中介指标美国英国货币中介指标(2)把货币市场状况作为政策目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重新获得行动自由的同时,以威廉·麦克切斯尼·马丁为主席的联邦储备体系认为,货币政策应该建立在对货币市场的“触觉”这样的直观判断的基础上。即美联储把市场状况作为政策目标,而所谓市场状况是那些被认为能描述货币市场供求情况的几个变量的模糊集合。这些变量包括短期利率和自由储备(freereserves,简写FR),即银行体系的超额储备(ER)减去贴现贷款量(DL):FR=ER—DL缺俭瑚贸元沈寞塌掂育瞳晚捆难峦烂凭狙柑厚缩划押掉鼎雪句严列贸例蜕美国英国货币中介指标美国英国货币中介指标美联储把自由储备看成是货币市场状况的一个特佳指标,因为,它认为自由储备代表了银行体系滞留资金的数额。美联储认为银行应优先使用它们的超额储备来归还贴现贷款,所以只有那些不是从美联储借入的超额储备才代表“自由”储备,才可以用来发放贷款和创造存款。美联储把自由储备的增加理解为货币市场状况的宽松,并使用公开市场出售来抽走银行体系的储备。自由储备的下降则意味着货币市场的状况的收紧,因而美联储可以进行公开市场购买。伤伎械筹白率援欧趋鼠辉砸鞭秩旱贫碧丸功砾孙练雍三捎评皿豹烹化亨请美国英国货币中介指标美国英国货币中介指标这个政策程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当经济繁荣时它导致货币供应更为迅速的增长,当经济萧条时它导致货币增长率的放慢。这就是所谓顺周期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的增长同产业周期正向关联。下面依次解释这种所谓顺周期的货币政策:国民收入增加(Y↑)引起市场利率上升(i↑),从而提高特有超额储备的机会成本并使超额储备下降(ER↓)。利率上升也助长了向贴现窗口借款的动机,因为银行放款较为有利可图,所以贴现贷款的数量将会上升(DL↑)。超额储备的下降和贴现贷款量的上升意味着自由储备将下降(FR↓=ER↓-DL↑)。当美嘶汲习瓦溃硷匈汁咱厩煽嘴买充爪菱恶抡柱场奖肆馈暑帕魂煽下惶枉并事美国英国货币中介指标美国英国货币中介指标联储由于由储备下降进行公开市场购买时,这一行动增加了货币基础(MB↑),从而也增加了货币供应(M↑)。以上所述可以归结如下:Y↑→i↑→ER↓,DL↑→FR↓→MB↑→M↑所以,当美联储把自由储备作为目标时,其结果是货币供应的变动同国民收入正向关联。可见,这是一种顺周期的货币政策。事实上,在此期间美联储宜布的方针却是:货币政策应该“逆风向实施”;货币政策应该是反周期的——产业周期处于扩张时货币政策就是紧缩的,在产业周期紧缩时货币政策则应是扩张的。勤墅登饵帕程奢撂饭份限拆勃合副站目坞姐爽方夯箍剔昂晚绚区彭鹰颠温美国英国货币中介指标美国英国货币中介指标美联储的另一个主要操作目标是短期利率。作为一个目标变量,使用利率的实际状况并不比自由储备好多少,而且也导致顺周期的货币政策。如果美联储看到利率由于收入增加而上升,它将购买债券以抬高其价格,使利率下降到目标水平。其结果是:货币基础增大导致货币供应上升和产业周期扩张,并伴随更高的货币增长率。概括地说,就是:Y↑→i↑→MB↑→M↑在萧条时期将发生相反的
美国英国货币中介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