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汉倭奴国王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汉倭奴国王”印中“汉”字之变汉语国际教育学生:韦薇指导教师:王红霞“汉倭奴国王”印是一枚方形蛇钮金印,日本天明四年(公元1784)年出土于日本九州筑前载: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赐以印绶。(《》)但是此印被发现后的二百多年来,日本学术界对金印的真伪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倭国自制,并非光武所颁。直到“广陵王印”出土,金印真伪的疑问才尘埃落定。两印颁赐的时间仅隔一年,而且在风格上及其相似,可谓异曲同工,完全有可能出自同一工匠之手。自此,“汉倭奴国王”印的真实性得到了初步验证,人们转而开始研究这枚印的历史价值。在研究过程中,印上的“汉”字引起学者们的注意。《说文解字》第十一篇上一,将“汉”归入水部,小篆体写为,可明显见到其右半部为“土”在最下,中间为“火”,然而印中为,将“火”移到了最下,而“土”居中,与相连,结构更加紧凑,原来收缩为。有人曾经猜测,这样的变更是为了突出这个“火”字。汉代自封为火德之国,于是改变了文字的结构,以彰显国家的身份。然而,翻阅现有的史书,并没有明显的要求进行文字变更的记载。其实,我们的汉字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漫长的历史进程,也是汉字的演变史。根据《金文编》中记录的殷周金文,“汉”原做或,“水”在最下面,《说文》中小篆做,解释说:从水,難省声。到《金文续编》中记录的秦汉金文,“汉”在汉安元年(东汉年号,公元142年)时已变化为跟今天的繁体字差别不大的,与最初的金文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简化。实际上,汉字字体演变的总趋势正是从繁到简。见如下几字的字形演变:从甲骨文到小篆(甲骨文—金文—籀文—战国古文字—小篆)属于古文字,是象形性保留得比较多的文字;而隶书的出现,改变了古文字的面貌,使字符的象形性减弱,符号化加强,重复、多余的部分被删去,其形体更接近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所以把隶书和以后出现的楷书及其草书和行书都称作今文字。小篆的代表是秦石刻,“泰山刻石”(后附局部拓片)就是标准的小篆,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小篆的特点:笔画匀称,线条粗细一致,写法写型,字形呈长方,字的大小一样,有很多字已经看不出原来象形的样子。当汉字从小篆变为隶书时,隶书变小篆的长方形为扁方形,变长线条为点画,变圆笔为方折,变瘦笔为肥笔,而且有了粗细、波势。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之后,我们已无法获知“汉”从变为的具体过程,但我们可以想见,长方的小篆是无法接受这样的字体存在的,于是消失了,而也从下面被移到了左边。至于“火”怎么从中间移到了下面,我们还要看一看印章的发展。根据考古的结果,大概从战国时期开始,已经有印的出现。从秦始皇传玉玺开始,官印开始被大量制作,私印也流行起来,之后各个时期的印章都独具特色。一般来说,汉印在总体上体现出方正、平和、博大、渊雅的艺术风貌,正如汉字由细转粗,由曲改方。而东汉的官印比之西汉,其笔画线条更是变得方正有力,比较典型的代表正是与“汉倭奴国王”同一时期的“广陵王玺”。“广陵王玺”的整个印面布局严谨整体,每个字的方方正正,仿似君子居庙堂之上,正襟危坐,字与字之间的线条都有一脉相承的严格对应关系。学界对“汉倭奴国王”印的评价也不低:字形端庄严整,线条凝练方峻,制作精良,绳墨之间有一种高贵雅驯的气质。我们翻开史书,还可以找到这样的记载。西汉后期(汉武帝太初元年以

汉倭奴国王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301 KB
  • 时间2019-12-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