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倭奴评中国核潜艇.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日本专家评中国核潜艇建造枝术及汉级核潜艇
日本声称,2004年11月“侵入”日本领海的核潜艇是中国的汉级(091型)核潜艇“长征5号”,舷号为405。日本还透露,实际上,中国的“长征5号”核潜艇在2004年10月从青岛基地出发时,美国的大型间谍卫星KH一12就搜集到了相关情报,并一直对该潜艇进行了跟踪、监视。
汉级攻击型核潜艇
中国的第1艘汉级核潜艇“长征l号”全长为98米,宽10米,水上排水量4500吨,水下排水量为5000吨。“长征1号”由中国渤海造船厂于1967年开始建造,1970年下水,1974年8月竣工。由于后来潜艇发生放射性污染以及反应堆故障,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长征1号”核潜艇才正式编入中国海军北海舰队,并进入战斗值班。潜艇装有533毫米鱼雷发射管6具,此外还装有潜射型反舰导弹USM YJ-82(C一802),乘员为75名。汉级核潜艇搭载的压水型反应堆输出功率为90兆瓦,相当干12000马力,其水下航度为25节。
汉级的第2号艇被命名为“长征2号”,舷号402,也是南渤海造船厂制造。1974年开工,1977年下水,1980年1月竣工。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才配署给北海舰队。据称,“长征2号”同样出现过放射性污染问题,并且噪音非常大。目前“长征1号”和“长征2号”几乎已处于瘫痪状态,长年停靠在码头。
从“长征3号”开始,中国汉级核潜艇的艇体被加长了8米,达到106米,水下排水量为5550吨。“长征3号”于1980年开始建造,1983年下水,1984年9月服役。“长征3号”仍然只装备水平发射的鱼雷发射管。之所以加长是为将核反应堆改装成体积更大的型号,动力系统改为新的“核涡轮发电方式”,目的是为了解决噪音问题。中国的汉级核潜艇第1、2号舰主要是通过主涡轮直接驱动螺旋桨,而“长征3号”以后的汉级潜艇加长8米,是为了搭载新型主发电机和电动机。将动力系统改为“核涡轮发电方式”,也就是说通过主蒸汽涡轮驱动发电机发电,通过产生的电能驱动主电动机,然后电动机驱动螺旋桨旋转推动潜艇。由于是电子系统控制,潜艇就可以自由地改变螺旋桨旋转速度,从而灵活的变更航速,并且因为没有像减速器一样的齿轮,噪音也可以明显减少。世界上的核潜艇,采用
“核涡轮发电方式”的非常少,美英核潜艇全部都是采用通过涡轮直接驱动减速器的方式。惟一例外的是法国,法国的攻击型核潜艇(红宝石级)和弹道导弹核潜艇(可畏级和凯旋级)都是采用的涡轮发电方式。俄罗斯的核潜艇几乎也全都是采用涡轮直接驱动的,只有已因老化而解体的“北极星”号核潜艇采用的是涡轮发电方式。
汉级的第4艘艇是“长征4号”,舷号为404,1984年开始建造,1987年下水,1988年11月服役。自“长征3号”以来,汉级核潜艇已全部换装了法国制造的DUUX一5低频被动声纳。而汉级攻击型核潜艇的第5艘,即最后1艘就是此次“侵入”日本领海的“长征5号”。
核潜艇的推进方式与噪音
目前,服役中的世界各国核潜艇反应堆大部分都是压水型堆(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简称PWR),这是一种轻水反应堆。中国的汉级攻击型核潜艇、夏级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搭载也都是PWR型反应堆。
核潜艇还需要一种热交换器,即将通过反应堆加压产生的第一次冷却水热量传输到第二次冷却水,通过蒸汽发生器(Ste

倭奴评中国核潜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