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妙绝伦的王羲之尺牍.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妙绝伦的王羲之尺牍2014-05-2711:36来源:未知作者:庆旭现在所说的“尺牍”与古代并不完全同义。在古代,人们只是通过尺牍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更多的是出于实用目的,而非今日之书法所为。所以从心理感受上受“法”的程式约束不多,能较多地反映出书写者心灵的自由状态。正是因为这种书信体的创作格式的自由,使人们在毫无拘束的书写过程中尽情宣泄内心情感,书法“技”层面的“小道”意识完全湮没于生动的性灵挥洒过程中,所以可以说“尺牍,是研究中国古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审美情调、艺术修养以及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媒介。”(胡传海)王羲之《平安帖》原帖临王羲之尺牍以王羲之尺牍笔意创作目前作为书法创作样式的“尺牍”经过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其辉煌时期在魏晋,代表书家当推王羲之。王羲之(307——365),字逸少,琅琊(今山东临沂)人,东晋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他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其功莫大,被后人尊为“书圣”。王羲之在楷书、行书、草书等方面均有创造性贡献,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和一些尺牍作品如《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孔侍中帖》、《平安三帖》、《行穰帖》、《初月帖》、《得示帖》、《二谢帖》等。从书法艺术角度上看,王羲之尺牍和他的《兰亭序》以及唐僧怀仁的《集王圣教序》相比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的一面主要是诸多字法的相似。区别之处主要来自以下几点。其一,整体格调,即意境的表达(章法意识起到明显的作用)。通过两方面来实现——外在客观的变化万千的形象和内在情绪的自然流露。怀仁《集王圣教序》细处看来每个字都无可挑剔,但从整体来看却不很自然(这也是集字原因所致),而《丧乱》、《奉橘》、《频有哀祸》之类并非每个字都很美,但“因其体势之自然”,“尽万物之情状”,“与天地之化相肖”(王虚舟),从而在章法上透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魏晋风韵。这主要也是由尺牍书法本身特点(私秘行为、信笔挥洒)所决定。当然,也正是因为尺牍这些特点和本身的尺幅的小,所以如果与后世大幅作品在章法上的有意识安排(有审美合理性)相比较,王羲之尺牍章法在有些地方还是显得过于平整,“他们(‘二王’)虽然在字距之间的布白安排上是无与伦比的,在每行之内的大小分布,各种态势的组合,各种黑白之间的关系,的确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但行与行之间则大多数是较为整齐地排列着的,即使有一些黑线的渗透,也多属偶然。”(王继安)其二,行气的巧妙处理。王羲之的行气处理方式很明显地表现出悠然自得、飘逸典雅的状态,在字字连接时常采取笔断意连的方式,线条在流走过程中并没有出奇的大起大落,即提按起伏不大,呈现着“渐变式”,而不是“突变式”。王羲之尺牍在单字和一行之中都非常善于处理“断”与“连”的关系,在单字中他常常“变断为连”,即把互相分离的笔画连接起来。或明或暗,“明”即用有形的牵丝或游丝把笔画与笔画相互连接;“暗”即靠无形的笔势使笔画与笔画互相呼应。在这两种连接方法中,王羲之更多地使用“暗连”,少用“明连”。而在一行之中亦善于运用“形接”手法使其“贯气”。所谓“形接”即上字与下字之间用牵丝相连,王字尺牍中多为两字相连,很少超过四字。而且连而后断,断而后连,交替出现,正如后世书论家所说:“晋人行草,不多引锋,前行则后必断,前断则后可引,一字数断者有之。后世狂草,浑身缠以丝牵,或连篇数字不绝者,谓

精妙绝伦的王羲之尺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90 KB
  • 时间201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