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桥乡通村公路工作总结板桥乡位于桂阳县西北部,距县城50公里,东抵流峰镇,南邻樟木乡,西连塘市镇,北接泗洲乡,交通便利,省道S323贯穿全乡。全乡总人口21600人,,辖13个行政村,14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4295亩,其中水田面积10526亩,土质以钙质页岩居多。2008年全乡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强力推进通村公路建设,全乡13个行政村通村公路已硬化的有11个村。目前,路面情况较差,距离较远的有现田村、步云村的进村路,两条路总里程3公里,,决定2009年全力以赴,硬化通村公路,实现全乡村村通水泥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领导重视谋发展为了把板桥乡建设成为生活富裕,交通便利,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板桥乡虽然行政面积不广,但是通往各村的公路历来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要是连续下几天雨,路上便是淤泥堆积,车辆根本无法行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乡党委、政府决定把通村公路建设为突破口来推动其它工作的发展,成立了由乡长为组长的通村公路领导小组向上多方争资立项。安排了一名副乡长为办公室主任,负责与各村的协调,组织2了一定的财力、人力专抓专管,鼓励各村尽快尽早的把通村公路建设起来。乡党委、政府还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操作措施,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乡党委书记、乡长经常到各村召开现场会,通过大力宣传,措施到位,领导重视,各村的通村公路建设正紧锣密鼓,有声有色地开展。二、精心组织促工作“要想富,先修路”是发展的硬道理,但通村公路实现水泥硬化,每公里20余万元的高额成本,除去国家每公里投资13万元外,其余的都由受益村负担,虽然各村的干部、群众修路的热情高涨,但在施工中,每一条路都有没一条路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乡党委、政府针对每一条路都成立了工程指挥部,由一名乡领导任指挥长,从工程的招标、土地的征收和赔偿到工程的进度、质量全权负责。在修路资金的筹集与管理上,乡党委、政府在各受益村都召开了一事一议的专题会议,集思广益,发挥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民主意识,由各村选派几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参与到工程管理中来。采取向上争取一点,向在外知名人士筹集一点,群众摊派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方式确保修路资金的到位。乡党委、政
200年通村公路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