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诗品鉴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绝句是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诗人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来抒发他的无限感慨。?一、作者选取了哪两个镜头?说明什么问题?答:镜头一:“义士还家尽锦衣”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这表明越王已经把苦难和屈辱忘记,而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的历史思考:忘却昔日的屈辱和苦难,陶醉于暂时的胜利和光荣,其结果只能使胜利化为乌有。二、前三句极写得胜之盛,与第四句是什么关系?从第四句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慨??答:前三句渲染当时的热闹繁华,第四句写出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鹧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与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中间蕴涵着作者对人生盛衰无常的感慨。比较阅读?李白另有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请比较:两首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都用了对比手法。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仕途坎坷,曾路经金陵,写下组诗《金陵五题》,《石头城》是这组诗的第一首。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益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宦官专权,地方藩镇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诗的目的是讽喻现实,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慨。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青山依旧,环绕着六朝故都。潮水一次次地拍打着空城,又寂寞地退了回去。 秦淮河水东边那轮明月仍旧和六朝时一样,深夜穿过女墙,照着这荒凉残破的故都。
《越中览古》《苏台览古》《石头城》三诗品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