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石牌洋导游词.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石牌洋导游词[导游路线]天地蛋—青蛙岩—弥勒坐佛—半洋石帆—神龟上柱—皇帝洞各位团友,你们好!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游览位于苏澳镇看澳村的石牌洋。从县城到石牌洋景区有25公里,开车需要30分钟左右,沿途将经过中楼乡、芦洋乡、平原镇等地方。我现在利用这段时间,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下石牌洋景区。石牌洋景区是国家级海坛风景名胜区之一。景区主要由半洋石帆、天地蛋、弥勒坐佛等经典组成,其中尤以半洋石帆为最,是“海坛三绝”之一,有“不到石牌洋,惘来平潭岛”之说。它是我国最大的海蚀柱,与海南的“南天一柱”相比,简直是“大巫见小巫”了。初听来,也许你会觉得这仅是两块石头而已,我敢肯定,其奇特的造型,宏伟的规模,美丽的传说定然会让您神往。这个故事可能是自有石牌洋由来就应石而生。说的是当地早年有一哑童,和寡妇相依为伴。自小喜欢剪纸,指挥纸兵冲杀陷阵,故人称哑巴皇帝。一天蓬莱大仙经过,给哑童三张仙纸,他将纸剪了士兵、将军、战马和弓箭若干,想射死当朝皇帝,皇帝一怒之下派兵追来,叔嫂二人乘仙纸变成的船只逃到石牌洋海面,不幸遇风浪沉没,双双身亡。船只就化了这巨大的船型礁盘,双帆变成这擎天二柱,供后人瞻仰。各位团友,我们已经到达石牌洋景区了。请大家跟我来,现在我们先看这块奇特的球状风化石。大家都知道树有年轮,那代表真树的年龄,而这里的石头也有“年轮”。不过这可不是像树的年轮一样代表年龄,这是因为撞到对面山包的海风回旋刮到这石头上,再加上海水的侵蚀,便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球状风化同心圆石蛋,景称“天地蛋”,曾被地质学家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请大家到这边来看,这块石头像什么呢?对了,像青蛙,我们将之称为“青蛙岩”,还有这块岩石,是不是有些像古时候的笔架,那是“笔架岩”。接着我们往下走,可以抬头看看这弥勒佛。袒胸凸肚,屈膝盘腿,面带微笑,形象逼真!那盘着的腿前还有一圈米黄色带状的火线岩,那是弥勒佛献给大家的金哈达,祝愿来此的游客吉祥如意。好了,岸上的景点欣赏完,请大家到码头。游船来了,大家小心上船注意安全。现在我们脚下踩的就是石牌洋的礁盘,礁盘浑圆平缓,在低潮的时候面积有四亩多,高潮时浮露出一亩。,南矮北高。高者33米,由球状分化壳包住,如莲花托柱,柱体直立。西北侧半壁有一高约3米的分化壳残体,形同乌龟,这石景我们称之为“神龟上柱”,据说在这块巨石的顶上有棵千年灵芝,这只神龟为了采到灵芝已经在这里爬了几千年。矮者高17米,除顶部浑圆外,其余各面均平整光滑。由于其体量巨大,形象奇特,自古以来就远近闻名,被誉为“天下奇观”。其实据文献记载,七百多年前确有一帝子在这块礁盘上作过短暂的逗留,宋端宗景炎元年,南宋末代皇帝赵罡在元军追逼下,由杨太妃携带逃亡海中,故臣陈宜中、张世杰备舟迎至平潭,在这岛礁上呆了一段时间,后人为纪念此事称双帆石为“王母礁”。清代名媛林淑贞在《石帆绝句》中“共说前朝帝子舟,双帆偶趁此勾留”的诗句,为这一事件作了旁注。历史上拉过这里的名人不少,其中包括有“南方徐霞客”之称的陈弟。陈弟是一位将军,连江人,他五十六岁始出游,到这里游玩事已经58岁了。面对银涛万倾中托起的如此壮观的巍巍石帆,陈弟不禁用“海上孤岛,上有二石,宛如碑碣,卓立中流,天下奇观”五句话来概括当时的感受。这寥寥二十字,透露着作者对半洋石帆的深深情结。也许从那时起,”天下奇观“就成了石牌洋

石牌洋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