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l997年8月29日福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1999年10月22日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的规划管理,保证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实施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土地开发、空间资源利用和各项城市建设,必须遵守本条例。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市人民政府根据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划定并公布。第三条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应当立足于福建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南沿海经贸中心和港口城市的实际,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规划的关系,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兼顾、综合部署,确定城市发展方向、规模和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功能布局和各项专业规划。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纳入五年和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安排实施。第五条城市规划管理必须执行《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各区人民政府规划管理部门按照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权限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第七条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受理各类规划申请,核发规划证书,建立规划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制度,查处违法的规划行为。第八条城市重大规划建设项目应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市人民政府每年应对城市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出报告;市长在离任时应就城市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交接。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负有遵守城市规划,服从城市规划管理的义务,有权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第十条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各类规划,按照下列规定实行分级编制和审批: (一)城市分区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重要的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余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建设单位负责编制,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四)城市规划区内建制镇的总体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五)经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区、加工区、保税区、工业区、科技园区、旅游渡假区及成片土地开发项目的总体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经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六)各项专业规划,由有关部门编制,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综合协调,按有关规定报批后,统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第十一条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颁布实施,并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应当规定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分类与适建范围,规定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高度、间距、退让和市政公用设施以及环境控制指标。第十二条编制城市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二)遵守有关城市规划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由具备相应规划设计资格的单位承担; (三)使用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勘察测量资料及其他基础资料; (四)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进行多方案的经济技术和环境效益比较。重大的城市设计、景观规划定稿前,应当采取举办展览会、听证会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第十三条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是各项建设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变更。第十四条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及各项专业规划经批准或变更批准后,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30日内向社会公布,并允许市民查阅。第十五条编制分区规划、控剁性详细规划的经费,应在年度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中列支;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的经费,按有关规定执行。第三章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第十六条城市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同步协调发展。第十七条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应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同步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旧区必须迂移的工业企业应有步骤地向新区迁移,新建的工业企业应选择高新技术或无污染、少污染的项目。第十八条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应当保留或预留市政公用设施、人防设施。社会事业设施。园林绿化。自然保护小区、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和公共活动场所
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