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第8期总第143期湖北警官学院学报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PoliceAug·(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摘要】服刑人员作为特殊的公民应享有一般民事主体应该享有的除被刑罚剥夺外的民事权利。服刑人员民事权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完善和充实相关法律规定,完善外部保障机制,提高监狱民警执法素质和法律素养,以更好地保障服刑人员的相关民事权利。【关键词】服刑人员;民事权利;保障【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91(2013)08--0165--02服刑人员是因刑事犯罪经过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事犯罪人员在判刑后投入到看守所或者在监狱、劳动改造场所劳动改造的人员。近年来,服刑人员民事权利的保障成为讨论研究的热点。服刑人员民事权利的概念和特征服刑人员的民事权利是指私法赋予而与服刑人员的刑事强制义务不发生冲突的可以实施~定的行为或者不实施定的行为、或者要求他人实施一定的行为或者不实施一定行为的可能性。“因为服刑人员被剥夺或者被限制人身自由,其民事权利在内容、范围和存在状态上都和一般的公民不同。因此,服刑人员的民事权利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特征:(一)服刑人员民事权利的范围较小服刑人员是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他们在服刑阶段不能享有一些以自由为构成要素的民事权利,所以,服刑人员享有的民事权利比~般公民的范围小。(二)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对一般公民来说,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服刑人员是受到刑事责任强制的人,没有人身自由,必然会出现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服刑人员权利的不平等性因主体的不同可以概括为以下两层含义:其一,服刑人员和普通公民的权利不平等;其二,服刑人员之间的权利也是不平等的。二、服刑人员权利保障的现实意义我国人权问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国际社会对我国人权问题的关注、群众人权意识的逐渐提高,使服刑人员权利保障问题的研究显示出深远的现实意义。(一)国家践行法律的需要国家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是为了让公民的权利保障有法可依。服刑人员虽然被剥夺了政治权利、被限制了人身自由,但其仍是公民,因此必须存在一定的人身权利和与民事有关的一些利益。这些人身权利和利益,是服刑人员生存的保证和根据。重视对服刑人员的民事权利维护,是提高了,那么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因此,对罪犯民事权利的保障状况是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法律要求的人权保障的重要标志之一。(二)我国人权实践与国际人权标准化接轨的需要服刑人员民事权利的保障是我国保障人权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服刑人员民事权利保障的研究是对人权问题展开研究的~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国际人权斗争的焦点。因此,能否将服刑人员的民事权利保障好、落实好事关我国的国家形象,关系到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与国际人权的接轨程度。对于服刑人员权利保障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有必要上升到国际人权高度中来讨论。(三)维护社会安定的需要服刑人员在监狱服刑改造,首先需要的是罪犯主观上端正态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接受改造而不是让他们被动地强制性地改造,否则其出狱后仍然对社会安定构成危害。因此,保障服刑人员民事权利有利于提高服刑人员接受改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从根本上解
论服刑人员的民事权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