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税收制度和政策选择
内容提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技术规划纲要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把自主技术创新放在了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的重要举措。自主技术创新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鼓励自主技术创新将是我国长期的国家战略。税收作为政府重要的经济调节杠杆,在促进自主技术创新中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关于税收促进自主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方面不系统,实践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本文对税收促进自主技术创新进行了理论分析,剖析了目前促进自主技术创新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存在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调整税收政策的建议。
一、文献回顾
国外许多学者对技术创新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一些学者
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技术存在公共性、非独占性和外部性等特征,政府应当采取金融、财政、税收、法律等手段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干预(索洛等)。一些学者认为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好的制度选择会促进技术创新,不好的制度设计将扼制技术创新或阻碍创新效率的提高(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期等人)。还有学者认为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国家创新系统是参与和影响创新资源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的行为主体、关系网络和运行机制的综合体系,企业和其他组织等创新主体,通过国家制度的安排及其相互作用,推动知识的创新、引进、扩散和应用,使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绩效(克里斯托夫
•弗里曼、理查德•纳尔逊等)等。近几年,一些学者还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人的发展纳入技术创新体系中,用生态化的技术替代传统的技术;强调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物估资本、人力资本等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突出弱势企业或国家不仅要通过模仿强势企业或,而且要进行自主技术创新,这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实践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体来看,世界各国在强调企业创新重要性的同时,注重国家制度以及金融、财政、税收等在技术创新中的促进作用;在注重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同时,考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的发展;在重视金融资本、物估资本、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同时,还要重视社会资本的作用;在学习、模仿和借鉴的同时,还应重视国家自主创新等。在上述理论指导下,世界各国都制定了许多促进技术创新的制度和政策,通过政府力量推动自主技术创新,对我国政府推动自主技术创新有重要的启示。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介绍西方技术创新研究成果开始的,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快由单纯评介西方技术创新理论和研究方法转向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证研究上来。此外,我国理论界陆续就技术创新的层次、机制与模式、扩散与转移、创新与企业家行为、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组织创新等主题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体系。关于政府促进技术创新活动,我国许多学者和官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认为政府在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方面,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要制订相应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这是已经被证明在其它创新型国家有效的办法。同时,要考虑在金融、政府采购和其他方面制定与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的鼓励企业成为主体的政策,在适当的时候出台细则。特别强调政府应高度关注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程守宗认为最有效的政府首先要为自主创新建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并采取措施保护创新。中央政府不仅要管理自主创新进程,而且要增加一些基础研究,注重成果的推广,把研究成果商业化。郭庆春认为在转型过程中,政府对自主创新的引导应该到位。在中国自主创新国家的建设过程当中,政府的作用不可小视,甚至要比已经成熟化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的作用更重要,这样才符合一个转型经济国家的客观要求。
关于税收促进技术创新理论国内外都有研究,Dagenais et ai(1997)对加拿大的R&D税收优惠体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政府每放弃1加元的税收收入,私人R&。Guellce&Van Pottelsberghe(2000)对17个OECD国家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税收激励R&D支出有一个负的价格弹性,R&D税收激励促进了R&D活动。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美国、加拿大和瑞典所实施的研发税收抵免效果的实证分析表明,税收刺激使R&D支出增加近2%。总之,国外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税收优惠促进一国R&D支出。
我国学者主要从两方面研究税收与R&D关系,一是主要通过国际比较,从国内外会计处理的差异分析我国税收优惠对R&D支出刺激原理,显示激励作用;二是有学者利用创新的生产函数对我国近年企业R&D投入增长率和企业所得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促
促进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税收制度和政策选择(doc 1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