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辍学原因及应对措施探究.doc初中生辍学原因及应对措施探究昌黎县教育局副局长杨玉莲【摘要】辍学现象的产生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笔者仅从教育自身的角度透析辍学原因,提出通过更新理念,提高教师素质、关注初小衔接、拓宽德育渠道等系列措施来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关键词】厌学控辍保学素质教育兴趣“普九”工作虽然进行多年,但初中学生流失现象仍然很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据悉,2007年全国有8000万初中生,如果按照10%的辍学率算,一年要辍学800万人,等于欧洲一个国家的人口。十年累计起来,近1亿的人口进入社会作为劳动大军,在这种情况下构建和谐社会是很困难的。作为一名主管教育教学工作的副局长,多年来和同行一道,努力探索“控辍保学”的有效途径,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针对此问题,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初中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初中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教育、家庭、自身等各个方面,笔者仅从教育本身的辍学原因来阐述:1・教育教学理念陈旧。现行的教育机制,对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调动工作积极性起到了良好地推动作用,但部分学校教育教学理念仍过于陈旧,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挥棒下,各学科老师为了高分数轮番上阵,搞题海战术。单一枯燥的学习生活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许多学生的个性特长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价值难以实现,产生厌学情绪,导致辍学。。虽然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有一大部分教师,仍采用“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模式,讲课枯燥乏味,教学手段简单生硬,使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上课听不懂,学习难以适应,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加上教师缺乏耐心和有针对性的辅导,后进生越来越差,开始厌学、辍学。3•教师素质良莠不齐。一些教师教学方法简单,课堂学习氛围差,教学态度不好,偏爱优秀学生而嫌弃差生,对待后进生要么放任自流,要么粗暴简单地批评,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帮助。更有甚者,讽刺挖苦学生,导致学生反感,与教师产生对立情绪,到一定程度,某些学生就会选择逃学、旷课、故意干扰课堂教学作为对老师的一种报复,有的则会选择辍学逃避老师。4•小学升初中没有很好衔接。由于小学升初中是免试入学,所以,压力相对较小,致使一部分学生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部分学生刚刚进入初一时,还感到新鲜,尚能耐着性子听课,但随着科目增多、内容加深,学生无法快速接受如此多的学习任务。考试压力大,学习太累,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越来越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所以,开始旷课逃学,最后辍学。。虽然自2001年起,我省就出台政策,小学实行“等级+特长+评语”的素质综合评价办法;中学实行“升学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创新实践成果评价”的综合评价考试升学办法。但大部分学校仍然是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评价学生,导致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永远得不到关注和重视,没有成就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辍学。6・校生活单调乏味。不少初中校园生活死寂沉闷,严重压抑了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活泼好动、追求新异刺激的心理。不少学生反映,整个初中生活无非就是读书、背单词、做作业和考试,这样的学习生活实在太枯燥乏味了。而外面的诱惑又很多,吸引着那些成绩不理想且在学校得不到重视的学生,走向网吧,染上不良习气,难以自拔,走上“厌学一一逃学一一辍学”之路。二做好初中“控辍保学
生辍学原因及应对措施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