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的一般作用: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具体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发展:是指从个体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心理发展的四个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心灵断乳期:在初中阶段——少年期(11、12岁到14、15岁)青年期(14、15岁至17、18岁)个体身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学习准备有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认知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关于最近发展区: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二者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就是儿童自身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与成人帮助所能到达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人格(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人格的发展阶段: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育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1、生理自我;2、社会自我;3、心理自我)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为什么说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的特殊的形式?因为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学习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的健康心理培养。学习的一般分类: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3、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的规范的学习联结学习理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反之,当此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刺激泛化与分化(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种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成的认知结构。苛勒的完形-顿悟说: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1、学习是主动形成的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意义学习的实质:奥苏泊尔(提出“先行组织者”)认为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合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接受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学习动机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19-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