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imuseum数字博物馆解决方案介绍模板.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imuseum数字博物馆解决方案介绍imuseum数字博物馆应用解决方案目录1. 概述 2 现状分析 2 数字博物馆应用关键特点 3 结构化的内容数据 3 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展示手段 3 采用可行的技术方案 5 扩展性 7 充分的利用网络互动特征 72 应用方案 8 馆内触摸屏终端应用 9 馆内用户手持设备应用 10 互联网应用 11 在线虚拟展厅应用 12 支持多终端浏览 13 基于网络云服务 14 社会化应用 15 用户行为分析和统计 16概述现状分析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文化遗产的保有量很大。据初步统计,我国现有约40多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各级博物馆近2500座,馆藏文物近2000万件,此外,散存于民间的文物、艺术品数量也相当可观。例如上海博物馆,其藏品数量近100万件(套),但实际展出数量仅1万件(套);怎么让这么庞大的文化遗产资源基于当前的网络技术条件产生更大价值?文化遗产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发展也有一段历史了,从保护到展示,不同层面技术应用都有相当全面的发展。保护领域的文物数据采集已经从图形采集发展到3D扫描甚至非常先进的全息还原技术;网络上的展示也有不同层次的应用,展示的手段主要集中在网页内容展示以及“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等概念的应用,主要的技术手段有网页技术、虚拟现实的VR技术以及3D还原方式对现场及展品进行展示。网络应用应该是博物馆数字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网络能够解决很多线下展馆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实时在线,不受时间地域流量的访问限制;空间无限,不受博物馆面积及展陈环境的影响;多维度内容检索模式,不像线下展馆单线条的展览路线等等。当前国内的博物馆的互联网应用主要体现在网站的应用阶段,主要功能体现在:博物馆的介绍;展览信息的发布;部分藏品的展示;相关的研究及报道;互动功能:会员、预约参观、讨论区等等。各个博物馆在不同的方面会有所侧重。比如故宫博物院,在藏品展示及学术研究方面做的就充分一些。总体而言所谓的网络数字博物馆主体上是为线下场馆服务。数字博物馆应用关键特点结构化的内容数据内容数据结构化是博物馆展品等内容网络应用的一个基础,只有按照一定的数据标准组织的内容,这些内容才能够进行深入应用和产生长远价值。数据标准主要是围绕展品的信息做结构化的梳理,从最基本的类型、材质、年代、尺寸描述、作者等信息等到复杂的流转信息等。将这些有价值做定义,这些定义能够根据掌握信息的多少来把握,具有从模糊到清晰的尺度范围。这些定义将会为下一步的应用的更多的扩展。比如:浏览一副古代绘画作品的时候,系统能够自动为您呈现这幅画的作者其它的作品、同年代的其它相似度比较高的作品、同一主题的作品等等,给浏览者和研究者更多的参考信息,将内容的价值放大。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展示手段博物馆的藏品包罗万象,给用户呈现的方式也应该根据不同的类型有所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平面类型:如书画、碑拓、浮雕、不同载体的平面绘画等这些能够归属于平面类型,展示的需求应该是平面信息的充分展示,色彩、细节的充分浏览。图:《鹿下绘和歌卷》网络展示方式立体类型:如瓷器、青铜器皿等,这一类型的特点是立体展示需求,一个正面的图片不能给浏览者一个全面的认识,需要多角度多纬度的浏览,给浏览者一个清晰的三维尺度,并且能够看到细节。动态类型:如一些玩具或者是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定内容,就需要有一个动态的演示,比如关于古代造纸流程的展示,就需要一个动态的演示来说明阐述这个复杂的动态流程。环境类型:如博物馆展厅环境、古建、石窟类型的展示,由于展示的是一个大型的环境,这个里面又会有大量的信息,所以会用到一个综合的展示方式,整体环境的浏览,细节的查看,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呈现方式。以上这几种类型并不全面,但分析的目的是找到适合不同类型的展示方式。这些展示方式之间应该有很多关联。比如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浏览博物馆的时候,具体的展品能够点击查看这个展品,这个展品也能够根据展品的类型有相应的展示手段。这些展示手段在技术上应该成为“媒体”,具备一定的媒体标准,以方面制作及传播。采用可行的技术方案互联网的技术发展一直走在应用的前列,有些技术从理论与实验上都行的通,但最终由于各种环境因素不能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如1994年就已经诞生的VRML技术标准(虚拟现实建模语言),由于开发VRML环境时要在所有的浏览器/播放器上取得一致的效果是很困难以及应用成本高效果差等原因到当前也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Web3D技术也是一直处于研究状态,还没有大范围的实施应用。博物馆的互联网应用应该是采用更好的框架设计,不被表现层的技术手段所限制,不同的技术手段都应该能够被框架所涵盖。当前网络条件下应该采用最合适的方式来呈现,未来其它的技术更成熟能够做为一个展示层面的升级或补充。当前才用的技术标准能够从以下两个方面

imuseum数字博物馆解决方案介绍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5.60 MB
  • 时间201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