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职工工资水平调查研究报告 景德镇市职工工资水平调查报告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趋向合理化 。“十一五”时期是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也是全省就业工作取得快速发展和显著成效的时期。就业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迎难而上,多措并举,大力保就业、保稳定、促发展开创了山西就业工作的崭新局面。2010年末,全省城乡从业人员预计达到1645万人,比2005年增加145万人,每年平均增加29万人。 (1)新增就业人员创历史新高。“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一直将就业工作列为为民办实事之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这5年是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最多的时期,,比“十五”。、、、;,、、、;对零就业家庭实现即时援助、动态清零;%,实现了控制目标。 (2)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增加。“十一五”期间,由于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城镇吸纳就业人员的重要渠道之一。截止2010年末,,比“十五”,。而“十五”时期,,。 (3)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增速加快。“十一五”时期,随着就业政策的日趋完善,就业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蓬勃开展,我省私营个体就业人数呈现逐年增加态势。,。而在“十五”。 。“十一五”期间,山西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1)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增长较快。产业部门作为就业的载体,其结构变化会引起就业的变动。“十一五”期间,山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每一、三次产业比重上升。产业间的就业人数也发生了变化,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有所下降,,;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稳步增加,,比2005年增加44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长较快,,,%。 (2)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阵营。“十一五”期间山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形成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阵营。2009年,全省第二、,,2005-2009年,%;%,。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稳步增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我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开展区域劳务协作,扶持劳务品牌,扩大劳务输出,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五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年均36万人次,城镇就业落户年均5万人,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的50万名农民工,95%以上重新找到了工作。五年共转移农村富余人员185万人,比“十五”时期多35万人,全省农民工总数达到400万人。 。 (1)劳动者收入增加“十一五”时期,山西每年发布企业工资增长指导意见,连续4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保障劳动者利益。2010年,山西省企业工资增长基准线为15%,比2009年上升3个百分点,比2005年上升比5个百分点;增长上线为25%,比2009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增长下线为3%,比2009年下降1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共有四档类,2010年一类850元、二类780元、三类710元、四类640元,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3
景德镇市职工工资水平调查研究报告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