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经》花兴象生命意蕴浅探.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经》花兴象生命意蕴浅探《诗经》花兴象生命意蕴浅探摘要:花兴象在《诗经》中是一类具有特殊生命意蕴的语词,在上古先民生命一体化观念的息息渗透中,花容易令人联想到人生的盛美,生命价值的极致光辉。因此《诗经》花兴象常与女子的盛年绮貌联系起来,也同使臣的赫赫功绩、君子的煌煌威仪、兄弟的浓情厚谊具有了某种等值的关系,从而兴起对人生盛衰的一些感叹。后世诗文中花意象的文化涵义由此肇端。关键词:《诗经》花兴象生命含蕴举草木鸟兽以见义,是我国第一部诗歌原典《诗经》首次运用的一种源远流长的表现手法,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意味深切的兴象系统。《诗经》中的各类植物和动物兴象常常与人类特有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经历联系起来,也就成为了某些具有特殊生命意蕴的语词,而花兴象正是其中格外引人注目的一类。“生如夏花之绚烂”,花期是植物生命中的极盛期,是其一生中所积蓄的美丽的一次最强烈最灿烂的爆发,在生命一体化观念的息息渗透中,这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人生的极盛与至美。花兴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女子的盛年绮貌联系起来,《诗经》用各种各样的花来形容妙龄姑娘们的美丽容颜:桃花、李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召南?何彼襛矣》)据孙作云说,桃李是《诗经》时代最常见的果树[1]。《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桃始华”,而“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诗集传》),于是,在最娇娆的季节——仲春盛开的一树繁花就成了新嫁娘的代言人。夭夭,《说文》:“木少盛貌”,灼灼,《广雅》:“明也”,华盛貌;襛,韩诗作茂,花草盛貌。桃花色最妍,李花势最盛,那是女子一生中最光彩照人的片刻,秾桃艳李正堪拟之。荷花“山有扶苏,隰有荷华。”(《郑风?山有扶苏》)“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彼泽之陂,有蒲与蕑。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陈风?泽陂》)袁梅认为“蕑”(lián),是莲的借字。莲花恰如凌波之仙子,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山有扶苏》中的女孩子拿水泽中亭亭碧荷同高山上的乔松伟树对举,婉丽形象呼之欲出。而《泽陂》更是融情入景,由境生情,那令人“伤之如何”蚀骨思慕的姑娘,在爱人心目中宛如荷花一般的清灵高洁,端庄娴雅。唐棣之花“何彼襛矣,唐棣之华。”(《召南?何彼襛矣》)《说文》:“棣,白棣”,即白棣树,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盖谓其花赤者为唐棣,花白者为棣。”[2]孙作云曰:“周人尚赤,以赤为国色,凡喜庆事必穿红、挂红。”[3]一方是鲜红怒放的唐棣之花,一方是盛装下嫁的王姬,花与人交相辉映,渲染出一片浓烈明艳的喜庆色彩。木槿花“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行,颜如舜英。”(《郑风?有女同车》)《传》:“舜,木槿也。”《集传》:“树如李,其花朝生暮落。”《毛诗品物图考》:“一名舜,盖瞬之意。”[4]高亨《诗经今注》:“木名,又名木槿,叶互生,开大形五瓣花,有白红淡紫等色。”[5]女子的容华岂不正如朝生暮落的木槿花,盛开时秀雅娇妍,美不胜收,却又转瞬凋谢,韶华难留。茅之白花“出其闉阇,有女如荼。”(《郑风?出其东门》)袁梅注:“荼:荼茅,是一种开白花的植物”[6],多丛生。诗中用成片成片的白茅花来比拟美女的众多,如彩云连绵,如花海烂漫,甚为形象贴切。荆葵花“视尔

《诗经》花兴象生命意蕴浅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