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张廷勇生态缸制作.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张廷勇生态缸制作生态缸制作作者高二1班林俊东张均伟学校罗山高中指导老师张廷勇一、背景介绍(制作原因)应学校科技节要求设计并制作生态缸。制作地点:林俊东同学的家里。二、实验原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其结构与功能发展协调的重要标志。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则取决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协调关系。设计和制作一种模拟池塘岸边生态系统的生态缸观察这个封闭的微型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生存状况有助于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三、流程设计由于考虑到生态缸的大小和所放置的地点的光照程度和温度所以在选材和生态结构制作方面有比较大的限制导致了一些比较稳定而复杂的设计无法实施。首先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成正比这个角度去考虑决定制作一个包含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两部分的生态缸。这样能够保证这个生态系统在环境条件温和的情况下能够承受更多的环境变化和波动延长生态缸内生态系统的崩溃时间。其次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去考虑然后综合了空间温度以及环境允许的最大含氧量浓度波动得出了必须保留一半以上的空间给空气作为环境含氧量浓度的缓冲区并且需要有适量的水和适量的而不是大量植物的结论。同时由于设计加入了陆生生态系统所以植物的选择也需要加上陆生植物而不单单是水生植物。最后考虑到食物链的营养级结构和能量流动效率的问题在设计中营养级不能超过三级否则会造成能量流动的效率低下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因为如果在最高的营养级施放生物体就算仅仅一个那么所需要的最低营养级的生物体个数就会非常庞大而整个生态缸的空间有限所以无法容纳太多的物种。那么在考虑到食物链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这种规律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好整个生态缸的环境合理容量和环境最大容量。综合上述我们制作了一份有关整个生态系统的设计图如图一用word文档及文字表达如下理论设计的生态系统流程图图一图二生态缸结构一空间大小越大越好但是要考虑到运输和材料的收集所以选择了一种适中的大小大约是长60×宽40×高50单位cm。二无机环境1水生环境包括水泥沙小石头大石块2陆生环境包括泥土石头。3空气水生植物鱼类15-30寄居蟹1-4乌龟1-2田螺2-8分解者陆生植物阳光供能水草藻类鱼类20条龟1只分解者陆生植物三物种1水生物种鱼类水草原生藻类浮游生物2两栖物种乌龟寄居蟹田螺青蛙等3分解者细菌类微生物类。四食物链食物网关系简单示意图包含分解者以及物种数量此图为实际制作的生态缸生态系统如上图二。四、制作过程1、考察带上保鲜袋和小铲到农田里进行实地勘察对植物进行取样确定可得到的材料对原设计进行相应修改。可得到材料泥土河泥——含分解者和少量微型水生生物水沙石陆生植物。具体的考察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确定考察地点因为林俊东同学的家住在具体农田比较近的地方所以在制定考察地点的时候首先选择的就是他家附近的农田。然后是考察的方向和需要考察的内容。这部分由我们一同整理之后记录在纸上。最后是考察的整理。。2、购买材料清单1适当大小的鱼缸、2鱼、3乌龟、4水草购买地

张廷勇生态缸制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