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情分析-理数2014-2015年第二学期高一理科数学第一次阶段学情分析报告本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调研考试已经结束了,本次考试中,试卷题量适中、难度较小、对基本知识的考察比较全面,每一个知识点无不被囊括其中,真正做到了全面出击。所以,从考试整体来看,实验班整体成绩不错,两极分化较小,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算不错,达到了想要的效果,但是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我做以下分析:一、阶段性调研考试成绩分析(一)本次考试学生考试各题目得分率题目得分率(栋、实)题目得分率(栋、实)%%%%%%%%%%%%%17(满分率)%%18(满分率)%%19(满分率)%%题目正答率(普通班)题目正答率(普通班)%%%%%%%%%%%%%17(满分率)%%18(满分率)%%19(满分率)%%由表格数据以及调查得到以下具体分析:1、从本次考试中发现平时学习中高频率出现的知识点学生答得较好,如2、4、6、7题目,但是遇到概念性问题错误率依然较高,如1、3、5题目。反映出本层次有一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一定的自觉性,能进行必要的反复巩固练忆。(主要普通班学生)2、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完备程度以及扎实的计算功底是学生基本功强弱的重要体现。通过考试发现好学生的知识点较全面,基本能理解题意,可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比如本次考试的9、10、11、12、17、18题目,大多数学生知道思路,可由于计算能力特差或者是钻牛角尖等,导致最后运算结果不对,白白失分。从上表我们也容易发现这些题目的得分率较低。(栋梁班、实验班也不行) 3、缺少严谨认真的思维习惯和审题习惯。在考试完后经常会听到有学生说没有看清题目的问题导致答案算错,就比如本次考试第15题目问的是标准差,但是大多数学生写的是方差导致失分,由上表能够看出第15题得分率非常低。再如18题要求求平均数却有人算成中位数等等问题。数学要求学生必须严密,做到言之有理,一丝不苟。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老师感到很惋惜,错就错在粗心大意,审题不清。(全年级) 4、解题过程不完整、解题格式随意性强,导致失分,。如17题,好多学生在算完平均数和方差后没有进行比较直接下结论。书写较乱、习惯较差。在阅卷子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好多学生写的答案需要在卷子上找。就如19题,学生将试卷当演算纸,涂画现象严重,画算法框图时,比较凌乱。由上表我们也能够看出该题目满分率较低。(全年级)5、知识点掌握的不准确,相当多问题含含糊糊。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学生的习惯不太好、总给人一种毛毛糙糙的感觉。不求严谨,提到知识点仿佛啥都会,可真的动起手,错误百出。就如本次考试的16题,最后好多学生算出结果是。(普通班为主) (二)、解决方案及实施计划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方案:(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帮助学生培养
高中数学学情分析-理数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