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hesissubmittedtoXXX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MasterofEngineering监狱行刑法第1条徒刑、拘役之执行,以使受刑人改悔向上,适于社会生活为目的。第2条处徒刑、拘役之受刑人,除法律别有规定外,于监狱内执行之。处拘役者,应与处徒刑者分别监禁。第3条受刑人未满十八岁者,应收容于少年矫正机构。收容中满十八岁而残余刑期不满三个月者,得继续收容于少年矫正机构。受刑人在十八岁以上未满二十三岁者,依其教育需要,得收容于少年矫正机构至完成该级教育阶段为止。少年矫正机构之设置及矫正教育之实施,另以法律定之。第4条受刑人为妇女者,应监禁于女监。女监附设于监狱时,应严为分界。第5条法务部应派员巡察监狱,每年至少一次。....检察官就执行刑罚有关事项,随时考核监狱。第6条受刑人不服监狱之处分时,得经由典狱长申诉于监督机关或视察人员。但在未决定以前,无停止处分之效力。典狱长接受前项申诉时,应即时转报该管监督机关,不得稽延。第一项受刑人之申诉,得于视察人员莅监狱时迳向提出。第7条受刑人入监时,应调查其判决书、指挥执行书、指纹及其他应备文件。前项文件不具备时,得拒绝收监,或通知补送。第8条关于第三条少年受刑人之犯罪原因、动机、性行、境遇、学历、经历、身心状况及可供行刑上参考之事项,应于其入监时,由指挥执行机关通知监狱。第9条受刑人入监时,应调查其个人关系及其他必要事项。关于前项调查事项,得请求机关、团体或私人报告或阅览审判确定之诉讼纪录。第10条入监妇女请求携带子女者,得准许之。但以未满三岁者为限。前项子女满三岁后,无相当之人受领,又无法寄养者,得延期六个月,期满后交付救济处所收留。前二项规定,于监内分娩之子女,亦适用之。第11条受刑人入监时,应行健康检查;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应拒绝收监:一心神丧失或现罹疾病,因执行而有丧生之虞者。二怀胎五月以上,或分娩未满二月者。三罹急性传染病者。....四衰老、残废,不能自理生活者。前项被拒绝收监者,应由检察官斟酌情形,送交医院、监护人或其他适当处所。第12条受刑人入监时,应检查其身体、衣类及携带物品,并捺印指纹或照相;在执行中认为有必要时亦同。受刑人为妇女者,前项检查由女管理员为之。第13条受刑人入监时,应告以应遵守之事项,及其刑期起算与终了日期;受刑人应遵守之事项,应缮贴各监房。第14条监禁分独居、杂居二种。独居监禁者,在独居房作业。但在教化、作业及处遇上有必要时,得按其职业、年龄、犯次、刑期等,与其他独居监禁者在同一处所为之。杂居监禁者之教化、作业等事项,在同一处所为之。但夜间应按其职业、年龄、犯次等分类监禁;必要时,得监禁于独居房。第15条受刑人新入监者,应先独居监禁,其期限为三个月;刑期较短者,依其刑期。但依受刑人之身心状况或其他特别情形,经监务委员会决议,得缩短或延长之。第16条左列受刑人应尽先独居监禁:一刑期不满六个月者。二因犯他罪在审理中者。三恶性重大显有影响他人之虞者。四曾受徒刑之执行者。第17条....受刑人因衰老、疾病或残废不宜与其他受刑人杂居者,应分别监禁之。第18条左列受刑人应分别监禁于指定之监狱,或于监狱内分界监禁之:一刑期在十年以上者。二有犯罪之习惯者。三对于其他受刑人显有不良之影响者。四精神耗弱或智能低下者。五依据调查分类之结果,须加强教化者。第19条刑期六月以上之受刑人,其身心状况及受刑反应应特加考查,得于特设之监狱内分界监禁;对于刑期未满六月之受刑人,有考查之必要时,亦同。前项情形应依据医学、心理学及犯罪学等为个性识别之必要措施。第20条对于刑期六月以上之受刑人,为促其改悔向上,适于社会生活,应分为数个阶段,以累进方法处遇之。但因身心状况或其他事由,认为不适宜者,经监务委员会决议,得不为累进处遇。累进处遇方法,另以法律定之。受刑人能遵守纪律保持善行时,得视其身心状况,依命令所定和缓其处遇。和缓处遇原因消灭后,回复其累进处遇。第21条监狱不论昼夜均应严密戒护,有必要时,并得检查出入者之衣服及携带物品。第22条受刑人有脱逃、自杀、暴行或其他扰乱秩序行为之虞时,得施用戒具或收容于镇静室。戒具以脚镣、手梏、联锁、捕绳四种为限。第23条施用戒具非有监狱长官命令不得为之。但紧急时,得先行使用,立即报告监狱长官。....第24条监狱管理人员使用携带之警棍或枪械,以左列事项发生时为限,但不得逾必要之程度:一受刑人对于他人身体为强暴或将施强暴之胁迫时。二受刑人持有足供施强暴之物,经命其放弃而不遵从时。三受刑人聚众骚扰时。四以强暴、劫夺受刑人或帮助受刑人为强暴或脱逃时。五受刑人图谋脱逃而拒捕,或不服制止而脱逃时。六监狱管理人员之生命、身体、自由、装备遭受危害或胁迫时。监狱管理人员依前项规定使
监狱行刑监狱行刑法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