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有一种记忆叫永远铭刻,有一种精神叫世代传承。在中国共产党90华诞的日子里,让我们沿着共产党人革命的足迹,开始震撼心灵之旅,去沐浴那血与火的洗礼。90年来,共产党人谱写的红色精神,是指引我们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伟人事迹对于毛泽东,邓小平曾经这样总结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并不是夸大其词。同样,没有毛泽东就没有长征的胜利。陈毅同志讲过,我们都是游击队长,听谁的?实践证明毛泽东比我们强,放弃了过去的看法,心悦诚服地支持毛泽东。所以,毛泽东的贡献,就军事上的贡献而言,在关键时刻可以说是挽救了党,特别是在“四渡赤水”前后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把红军从全军覆没的危急时刻中挽救回来。还有政治上的贡献,我们都知道,他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统治,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坚决同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做斗争,确定贯彻北上方针,将革命的大本营奠基西北,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农红军的伟大转折。除了政治影响和军事影响之外,还有一种精神信仰上的东西也在那里,有人讲毛泽东把他的精神信仰贯彻到全军中去,坚定了革命的信心和完成长征的决心。永远的丰碑:杨靖宇杨靖宇: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中国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小学课本上的王二小大刀将军赵登禹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赵楼人(今菏泽牡丹区牡丹办事处)。少年时因家境贫寒,未入私塾读书,在家务农并师从武术名家朱凤军练习武术。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后在抗日战争中壮烈殉国,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
《红色精神主题班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