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皂市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docx石门县皂市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石门县皂市镇防汛抗旱指挥部二00六年八月1总则2基本情况3危险区、、泥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结合皂市镇所处地理位置及设防工程措施的现状,特制定本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省、市、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等;、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冃标;,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乡村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5预案编制皂市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内容包括:调查了解区域内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历年山洪灾害的类型及损失情况,分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确定乡(镇)、村级防御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充分利用已有的监测及通信设施、设备,制定实时监测及通信预警方案,确定预警程序及方式,根据预报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确定转移安置的人员、路线、方法等,拟定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各项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石门县人民政府负责审批,石门县防汛抗早指挥部备案。〜5年,每隔3〜5年修订一次,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是国家重点工程皂市水库和全国最大柑桔市场所在地。集镇距石门县城17公里,省道S3816线和涕水贯穿全境。皂市镇行政区域总面积为120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3628人,其中农业人口20986人,,。;涝水为澧水第二大支流,发源于湖南省石门县西北边山,呈东西走向,由喻家河口注入澧水,,全长162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8%o南溪河为涕水的一级支流,位于石门县的中部重镇一白云桥乡和皂市镇。发源于白云桥乡萝卜坑,呈东西走向,,,%0,由西向东汇入漂水。南溪河北面与白云山、北山交界,南接慈利县杨柳铺乡,西与白云桥乡分水岭、水溪峪等村相连,东面同澡水相依。南溪河有支流14条,。流域内有小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7座。、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本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风带气候系统与副热带系统的共同影响、锋面活动显著。气旋劲过频繁,加之地形的影响,故本流域为多发性暴雨区。据历年资料统计,该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85mm,其屮4-%,(1980年,(1979年),(1998年7月21日,最:(1980年7月16日起。°C,°C(1961年),°Co10°C(80%)活动积温5100,最低气温-°C,°Co年日照时数1650ho无霜期265天。干旱频率55%,洪涝频率65%。南溪河流域没有水文站,距其河口lkm的漂水干流上设有皂市水文站。该站1952年5月成立,距涕水河口约16km,是滦水的控制站,经过三次上迁(1953年1月,1955年1月,1967年1月,共上迁790m)o控制流域面积3000km2o南溪河多系复式河床,下切较深,一般切深6—9m,水流向两岸侵蚀,河流逐年崩塌,尤以大洪水时,冲刷作用强烈,河流滩险渐次发展,形成现今滩多、水浅、河道弯曲、蜿蜒的特点。南溪河流域地处长江流域最大暴雨区五峰、鹤峰南麓,年径流中,有2/3以上是洪水径流,洪水是由上游的眾雨形成的,多发生在每年4-8月,尤以6-7月出现的机率最多。同时南溪河为山区性河流,坡度大,汇流迅速,洪水涨落快,洪峰滞时短,峰型尖瘦,洪水涨落时间2-
石门县皂市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