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压力管道工业材料综合论文二、腐蚀现状及成分分析在管道四壁存在蜂窝状腐蚀产物,有的位置堆积高度达6-7mm,表面呈砖红色,内为棕黑色多层状结构,较硬易脆,比重较小,内部疏松,敲碎后为黑色粉末,去掉腐蚀产物紧贴金属表面呈现黑色,除去黑色物质,可以看到斑点状的蚀坑。锅筒存在明显汽水分界面,在分界面上呈密集的斑点状腐蚀,放尽锅筒水,几小时后出现多处红褐色的挂珠,锅筒底部与水冷壁对流管胀接处挂珠明显。在加热器管道内表面同样存在内似的情况,回水管道疏水器前也同样存在分界面,穿孔砂眼80%出现在分界面附近。供汽与设备部门与2003年10月份对管道腐蚀产物到北京理化分析中心进行主要化学成分化验,综合情 况为: 成分FeO+Fe2O3+Fe3O4MgOCaCO3SiO2氯 化物其他%—-----,反映锅炉给水存在除氧能力不足,工艺使用存在问题。一、情况介绍:我厂使用两台SHL10--AⅡ型散装锅炉,锅炉用于工业供汽,由于用汽设备基本属于加热型,设备上马时对凝结水进行回收,回收量与供汽比例为60%,回收凝结水为了便于控制直接进入容量比较大的软化水箱,由于回收背压微高于常压所以软化水箱温度达80℃以上,认为基本不需要进行热力除氧,直接供锅炉使用。2000年投产设备连续运行4年来,2002年6月由于锅炉房水泵连接管道经常出现穿孔砂眼,当时以为是管道质量问题,全部更换管道阀门,同时更换两台多级泵,直接经济损失为7万多元;同时生产车间加热器多次泄漏及回收管道特别是疏水器前出现多处穿孔泄漏,2003年更换加热器及管道直接经济损失为18万元,由于压力管路出现多次同样同样的故障,引起供汽与设备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近年技改更换的管道加热器严格进行质量检验,符合国家生产标准,仍然出现故障,应该原因出在供汽质量与工艺上,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供汽设备与供汽回收工艺进行分析研究。三、原因分析1、除氧器使用不当。根据亨利定律,可用数学式表示:C=Kp式中,c为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一般是指1kg水中溶解气体的质量(克);p为液面上气体的平衡分压;K为常数,是该气-液体系的特征常数。在恒温与平衡状态下,任何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该气体在水平面上的分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说水的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平衡溶解氧能力热力除氧器为分压+2000Pa左右,水温正常应该在105℃,而在80℃不进行除氧,造成给水含氧。特别是蒸汽回收凝结水除氧不当,凝结水使用常压罐回收,压力较高的蒸汽在转化为凝结水过程中,虽然温度变化不大,但瞬间分压力下降相对可视为零,水的气体溶解度下降,造成溶解氧溢出,形成游离态FeFe+2eO2+2H2O+4e4OH的氧,形成电化学腐蚀,铁与氧形成两个电极,组成腐蚀电池。2、管道停用时间与频次高。每周一次的停机与锅炉交替使用,在锅炉及管道停用期间由于氧腐蚀一般为高价铁离子,O2+4Fe(OH)2+2H2O4Fe(OH)3Fe(OH)2+2Fe(OH)3Fe3O4+2H2O在锅炉运行时是腐蚀电池的阴极去极化剂,铁在此基础上继续发生腐蚀,高价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低价铁,Fe(OH)3+eFe(OH)2+OHFe2O3+H2O+2eFeO+2OH锅炉与管道特
锅炉压力管道工业材料综合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