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历史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2013年的中考历史命题趋势和动向本人有一下的体会,现作如下介绍:一、2013年中考历史命题原则及依据(1)原则:正确导向、重视基础、强调能力、全面考查、科学规范。(2)依据:《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二、中考复习的方法(1)应加强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动向,要求教师研读考纲——明确考什么、怎样考,近几年中考历史试题的特点与方向:一重视时序性和整体性的结合,方向是“古今贯通”考趋势,理清发展线索;“中外关联”考异同,加强中外比较。二依托教材,适度拓展延伸。选材涉及考点但超越教材,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内容源于书本,答案源于理解。教材对命题者而言,只是命题的知识背景……,方向是内容在书外,落脚在书内,定向联想。三命题视角融入了先进的史学观念,试题更灵活,方向是以新的角度整合教材知识体系,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四通过材料情景多层次、多角度设疑考查能力,方向是史实细透,阅读能力多元化。五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隐性介入,培养学生的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能力。(2)紧扣考纲进行全面系统复习,抓好复习的切入点,一是微观切入——学透知识要点,如基础知识的七要素、解析考点、古今联系、中外对比、升华认识等。二是宏观突破——搭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理清基本线索、把握阶段特征。如九年级上册的历史线索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理清了基本线索,便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九年级上册的阶段特征是: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14—18世纪末)—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3)命题视角融入了先进的史学观念,试题更灵活,有利于提升思维品质。近年来,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来指导历史命题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符号。在我们后期的复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史观从新的角度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就某一历史事件也可以用多种史观整合内容,展开复习。三、注重细节,认真仔细提高分。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一些细节的关注与否,会成为得失分的外在因素。首先要善于分析总结,根据“错题档案”,全面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不仅评讲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答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另外,还要训练学生规范答题,由于是电脑阅卷,要向学生强调卷面书写要认真,力求程序得分。要做到:(1)文字规范化。用楷书或行书书写,不写草体字、繁体字、简化字,文字最起码要工整,力求美观,坚决杜绝错别字,尤其是关键字。(2)要点序号化。要求答案标上1、2、3...或(1)(2)(3)....或①②③....的序号。要按照每个设问所赋分值的多少来确定要点,分值少的要精炼概括,分值多的要史论结合。例如有的题目是4分,实际上刚好有4(或者2个)个得分点。(3)语言学科化。用严谨的历史学科语言来作答,不能用空洞无物的模糊语言或任意夸张的文学语言。最后,不滥用资料,资料贵在精,最好的资料就是课本。资料应是线索、脉络式的,不应过多、过杂,重复性的,否则就失

历史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11gw27s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0-01-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