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心里,藏着一个蝴蝶的秘密……【简介】 关键词一: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三大项目:“毛虫与蝴蝶”儿童课程、理想课堂、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旨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使教师优秀;有效课堂探索有效理想的课堂教学;我们的儿童课程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智力背景和丰厚的浪漫积淀,丰富和丰盈儿童当下的生命。关键词二:儿童课程项目 在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中,童年却充满了危机:电视文化、网络游戏、应试教育等童年的杀手,潜伏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随时准备着吞噬孩子们的闲暇、良知和身心健康。电视和网络让家长和专业教育者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好奇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可悲面目;应试教育剥夺了儿童的闲暇、游戏、个性,让他们过早地学会争斗、计算、幸灾乐祸。在设法把电视文化、网络游戏、应试教育从童年生活中清除的同时,新教育实验还力图给予他们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让他们能够从容地应对一切生活的诱惑与压力,平安地度过危机重重的童年。所以新教育实验,提出了“晨诵、午读、暮省”这一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所谓“晨”“午”“暮”是我们根据课程特点所作的形象化的说法,并不一定要局限在这些特定的时间。“晨诵、午读、暮醒”将回归到一个朴素的整体。它既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同时也是对过早精细化的学科课程进行的一种矫正。 【晨诵】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通过晨诵,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让孩子的灵魂、精神因诗歌而获得充分的舒展。想深入了解,请点击【儿童课程·晨诵】新教育实验晨诵案例精选(2008年) 【午读】它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的与学校相渗透但目标不直接指向学科教学的阅读。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教育是给予也是唤醒。每个生命都是一颗神奇的种子。而阅读,则能够唤醒这美好与神奇。教育也是给予,无论是民族文化的特质,还是普世文明的价值都需要教师和家长按生命成长的规律,通过阅读,通过故事传授给孩子。在这些精心挑选的童书中,将以娓娓动听的故事,告诉他们和平,尊重,爱心,责任,勇气,敬畏,虔诚,感恩,想像,反思……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间,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每一年的阅读都应是符合其发展特点的。为此,我们在低年级(1至3年级)倡导读写绘,而在高年级倡导整本书共读。 ★低段读写绘低段读写绘的核心是“读”,读大量优秀的绘本,儿歌,电影……在学龄初期(一二年级),绘本是适合孩子的松软可口的精神大餐,是适合这个阶段的合适的营养。通过老师的讲述,孩子也在经历着故事,在思考自己面临着的问题,学会如何正确的做出道德选择,高效的思考,学习一种简单、诗意的表达。而写绘则是生命特定阶段的完整表述。一个写绘作品,是用口头语言,绘画语言,文字语言共同完成的一个“故事”。欲深入了解,请点击【儿童课程·低段读写绘】新教育实验低段读写绘案例选 【“低段读写绘”的123】1读低段读写绘的核心是“读”(而不是画),读绘本、童谣、儿歌,故事、电影……;通过老师的大声朗读,儿童同时也在经历故事,在思考自己目前或者将来所要遭遇到的一些问题,而故事则告诉他该如何正确地作出道德上的选择。同时,他也在一遍遍地学习汉字、汉文学语法,学习一种简洁的、诗意的表达。2写绘写绘,这是儿童在学龄初期(6、7岁)特定阶段的生命的完整表述,讲述他完整的故事、想法、情感。一个完整的读写绘作品由三部分组成:●绘画语言:画面(一幅或者多幅);●口头语言:孩子的讲述;有条件的一定要让孩子回去讲给爸爸妈妈听,若无条件或是住宿学校,也要让孩子讲给孩子听,他必须要讲述他的画面,可能是解释,可能是讲故事,一定有个口头的语言。●文字语言:画面上的相关文字(对白、解释,相关情节)。从一开始我们要有意识的让孩子把文字写在画面上(最初可由家长代笔)。3评价原则●给所有学生以展示的平台:作品及展示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有倾向地表扬优秀作品(从多个维度):关于绘画技法,以及让孩子明白如何通过作品讲述故事,最好的办法是表扬带有此一倾向的作品。低段班级如何共读绘本马玲在学校由老师讲故事和在家里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是有很大不同的。被誉为“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一书中这样写道:“父母给孩子读图画书,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关心儿童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图画书的语言,是作为父母的声音和语言通过孩子的耳朵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图画书的故事,是作为父母
新教育的基本内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