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濉溪县铁佛镇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意见书淮北市濉溪县铁佛镇人民政府二0一二年四月目 录一、项目实施(一)项目概况……………………………………1(二)项目建设内容………………………………5(三)选址方案……………………………………8(四)工程建设方案………………9(五)资金估算……………………………………13(六)工程实施进度………………………………14(七)宣传教育及保障措施………………………14 (八)工程招标……………………………………15(九)效益分析……………………………………17(十)结论与建议…………………………………18二、附件(一)濉溪县铁佛镇环卫现状图(二)濉溪县铁佛镇环卫规划图淮北市濉溪县铁佛镇“农村清洁工程”项目实施说明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淮北市濉溪县铁佛镇“农村清洁工程”项目(二)建设内容新建垃圾中转站一座及相应配套设施(含操作间),购置垃圾车一辆,配置铁佛镇5个村的基础环卫设施,包括垃圾收集车、垃圾桶、垃圾池及垃圾收集房等。(三)项目实施地点铁佛镇辖内,主要为铁佛村(四)承办单位单位名称:淮北市濉溪县铁佛镇人民政府法人代表:费珩(五)单位简介铁佛镇位于淮北市濉溪县西南20公里处,西邻涡阳,南邻临涣,东邻百善,纵横交错,总面积2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万亩,辖26个行政村,人口13万人,全镇形成了特色农业集中区及特色养殖区等两个特色产业。拥有各类养殖大户132户。(六)项目背景由于长期形成原因,广大农村地区存地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物料乱放、棚舍乱搭、杆线乱拉、墙体乱涂、柴草乱堆、牲畜乱跑的想象。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项目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实施将有效地净化对农村生生活环境,减少各种疫病的传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源头上对农村脏乱差现象尽享有效治理,消除了农村长期以来因自然环境恶化而带来的生态失衡和邻里关系的紧张,让广大农民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提高了党和政府在农民心中的地位,改善了干群关系。村民从一事一议、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自主参与中找到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农村出现了生产清洁、生活文明、生态良好的和谐局面。(七)项目建设目标及主要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建立健全“村镇收集、县运转、市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完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清洁工程”的实施,大力提高我镇农村环境卫生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增强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卫生素质明显提高,进一步推动城乡文明创建工作水平显著提升。2、主要任务本项目开展的重点是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全面净化村容环境。总的目标是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实现集镇每日清扫保洁,垃圾日产日清,秩序井然,市容整洁,从而达到净化环境、预防疾病、形成良好卫生行为和习惯,提高全民文化卫生素质。主要任务包括:(1)建立集镇环境卫生管理系统工程,纳入重点城镇清洁工程的所有区域都要围绕建设和规范管理为重点,达到三个“一”,即组建和健全一支清扫保洁队伍、落实一辆垃圾清运车、确定一个规范的垃圾中转处理场所。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街面巷道垃圾及时清理,垃圾场专人管理。(2)合理规划设置垃圾池、垃圾桶、垃圾收集房等各类环卫设施,并做到维修及时,外观整洁,完好无损。(3)城镇居民形成良好环卫习惯,自觉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垃圾装袋归点,坚决革除河道、水面、沟渠倾倒垃圾和在门前屋后堆放垃圾的不良习气。(4)公路两旁施工场地不占用公路,无建筑垃圾乱堆挤占道路现象。(5)交通秩序不断好转,逐步解决“马路市场”问题,瓶颈地段交通堵塞现象及时疏导,各类车辆规范停放,车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无往车外随地依依不舍倾倒垃圾现象。(6)镇区、村内街道达到基本平整完好、排水畅通、镇容整洁,无垃圾乱堆、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现象。(八)向村庄延伸情况及远景规划汇报农村清洁工作初步开展的清洁农村工程首批实施地点主要为铁佛村为中心的行政村。镇设置保洁人员14人,其中铁佛村2人,负责村各个街道的管理、清运;铁佛村设置保洁人员5人,负责行政村各条街道垃圾的清扫及收集。垃圾桶600个,主要分布在各条商业街道及规划小区的各条道路上,按人口密度、商业街占地面积、人流量的多少及规划小区的大小,铁佛村布点垃圾桶60个左右。商业街人口流量大,交易集中,产生的垃圾量多,可按25-50米设置一个,交
淮北市濉溪县铁佛镇农村清洁工程.doc+王建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