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防烈度6、7度地区A级高度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一、整体规定◆A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全部落地剪力墙——6度、7度抗震时,分别为140、120m◇部分框支剪力墙——6度、7度抗震时,分别为120、100m◇A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6度、7度抗震时,将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应符合上述要求(说明: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结构的最大高宽比;◇6和7度抗震时,分别为6、5◆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考虑非承重墙的刚度影响,~◆平面规则检查,需满足:◇形状:平面长度不宜过长(图1),L/;平面突出部分的长度l不宜过大、宽度b不宜过小(图1),l/Bmax、l/b宜符合表1的要求;建筑平面不宜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布置。(图2)图1建筑平面示意表1平面尺寸及突出部位尺寸的比值限值设防烈度L/Bl/Bmaxl/b6、7度8、9度≤≤≤≤≤≤◇扭转:1、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高规》,。注:,该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该楼层平均值的比值可适当放松,。2、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高规》。◇楼板:1、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或开洞而使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在设计中考虑楼板削弱产生的不利影响;2、有效楼板宽度不宜小于该层楼面宽度的50%;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3、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以图3所示平面为例,,,a1和a2均不应小于2m,开洞面积不宜大于楼面面积的30%。图3楼板净宽度要求示意◆竖向规则检查,需满足:◇局部收进挑出:抗震设计时,,上部楼层收进后的水平尺寸B1不宜小于下部楼层水平尺寸B的75%(图4a、b);当上部结构楼层相对于下部楼层外挑时,,且水平外挑尺寸a不宜大于4m(图4c、d)。图4结构竖向收进和外挑示意◇侧向刚度:楼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以上《抗规》);楼层与其相邻上层的考虑层高修正的楼层侧向刚度比γ2可按式(1)计算,;,;对结构底部嵌固层,。(以上《高规》)(1)◇楼层承载力: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说明: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是指在所考虑的水平地震作用方向上,该层全部柱、剪力墙、斜撑的受剪承载力之和。)◇竖向连续: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贯通。◇楼层质量:质量沿高度宜均匀分布,。◆水平位移验算: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1/1000;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角≤1/120。◆舒适度要求:楼盖结构应具有适宜的舒适度。楼盖结构的竖向振动频率不宜小于3Hz,竖向振动加速度峰值不应超过表2的限值。楼盖结构竖向振动加速度可按《高规》附录A计算。表2楼盖竖向振动加速度限值人员活动环境峰值加速度限值(m/s2)竖向自振频率不大于2Hz竖向自振频率不小于4Hz住宅、:楼盖结构竖向自振频率为2Hz~4Hz时,峰值加速度限值可按线性插值选取。◆伸缩缝1、最大间距:现浇45m,装配65m。抗震设计时,伸缩缝的宽度均应符合下文中关于防震缝宽度的要求。2、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混凝土的收缩较大或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时,伸缩缝间距应适当减小;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伸缩缝的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新规范6、7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