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GSM网络语音质量提升概述本文以爱立信GSM网络语音质量提升优化为基础,总结了该过程中能够显著提升用户感知的网络优化手段。考察移动网络的质量,从用户角度来看,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体现:网络接入性能随机接入性能(随机接入成功率)H和TCH接入情况(H拥塞率,TCH拥塞率,H掉话率)寻呼性能(寻呼成功率)交换网络接通性能(交换网络接通率)网络话务保持性能掉话(掉话率,话务掉话比)SQI分析(SQI比例,用户可感知的话音质量)网络话务移动性能切换性能(局内切换成功率,局间切换成功率紧急切换比例,频繁切换返回比例)位置更新(位置更新成功率)网络资源利用和合理分配信道利用率(超忙小区比例,最坏小区比例)掉话率及话务掉话比指标定义掉话率公式:掉话率=忙时话音信道掉话总次数/忙时系统应答总次数*100%分子(话音信道掉话次数)为从BSC统计得到的(TFNDROP+THNDROP),即无线侧统计“CLEARREQUEST”消息;分母(系统应答总次数)从MSC统计得到,为交换测统计“CONNECT+ANN+ANC”消息。OEX+INT+SOTTE+SOTOEX+IEXTE+TRA)-NNBRHBAISDHTOTof(allneighbourMSCs)。话务掉话比公式:话务掉话比=忙时话音话务量(Erl)*60/忙时话音信道掉话总次数分子(话音话务量)为从BSC统计得到的:(/TFNSCAN+/THNSCAN)分母(话音信道掉话次数):与掉话率公式的相同。掉话性能的优化主要集中在降低掉话次数,提高话务掉话比为目标。掉话原因分析根据集团公司的规范,计算掉话率所用的掉话次数定义为“分配话音信道完成(plete)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掉话”,统计的为无线侧的“ClearRequest”。要进一步了解掉话情况,我们需要分析掉话原因统计。以下是各种掉话原因简单介绍:TA超出导致的掉话(TFDISTA) 掉话时如果TA超出或等于数据库设置的TA门限:TALIM,则认为是TA超出掉话,另外当TA值超出MAXTA时,系统强制拆线,(TFDISSUL/TFDISSDL)掉话发生时,上行/下行的接收电平RXLEV(dbm)小于BSC中设置的门限:LOWSSUL/LOWSSDL,则认为是弱信号掉话。话音质量差造成的掉话(TFDISQAUL/TFDISQADL)掉话发生时,上行/下行的接收信号的话音质量RXQUAL(dtqu)大于BSC中设置的门限:BADQUL/BADQDL,则认为是话音质量差掉话。突然掉话(TFSUDLOS)当掉话不属于上述三种掉话其中一种,而且系统收不到MS侧的测量报告,则认为是突然掉话。其他不明原因造成的掉话。当掉话不能通过上述四种掉话类型归类时,系统会归类到不明掉话当中。在实际中会存在某一掉话同时满足几种掉话类型的情况,出现这样情况时,系统会按照各种掉话的优先级判定优先级最高的一种作为某一掉话的掉话类型。各种掉话类型的优先级为:1)TA掉话;2)话音质量差掉话;3)弱信号掉话;4)突然掉话。以下是南通BSCA1(典型城区)及BSC11(典型村镇)分布:各掉话原因分布基本稳定,不同覆盖区域(城区或城镇)也没有明显不同。突然掉话占总掉话次数的比例在65%至70%之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突然掉话分析它可能有如下原因:信号强度非常突然变化,例如用户进入某些特定室内、电梯、停车场等。信号质量突然变化,如用户通过某些拐角、高层不同窗口方向的房间等。手机电池没电或掉电。切换掉话。基站硬件故障。同步或传输故障。手机性能。从系统侧可以判断出基站及传输故障,但对于用户行为及手机(电池)性能则很难判断。对于硬件故障需依靠及时可靠的维护来保障,故不是本次专题的重点。对于信号强度及质量的突然变化,与用户行为有密切关系,可通过大量的用户回访来确定掉话环境、地点,从而作出网络调整,如增加覆盖,降低干扰。切换掉话可通过良好的频率规划及BSCLocating参数来提升性能。手机及电池的性能影响是较大的,与地点无关,也是网络侧可能通过参数调整进行改善的地方。优化测试中,通过调整小区参数MSTXPWR,降低手机最大发射功率2dB,来观察网络性能的变化。手机最大发射功率的调整优化建议参数调整:参数名MSTXPWR缺省值调整值GSM9003331DCS18003028在南通部分BSC中测试后,推广到南通各BSCs,掉话次数都有明显下降,话务掉话比平均提高40%,掉话率平均下降30%,并且无任何负面影响。从MRR统计的无线环境几乎无变化,切换性能也相当。而掉话性能明显提升,说明大幅降低的突然掉话并不是无线环境引起,同时用户通话行为习惯在相同时段内也基本没改变,初步认为该参数的调整有利于部分手机及电池的性能。降低手机最大发射功率在以下方面产生影响
爱立信指标提升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