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老子,孔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老子,孔子老子孔子本为凡人很喜欢将老子、孔子、韩非子比较着思考,或者跟梧桐姐聊着玩,或者拿着跟朋友玩笑。我们不是拿来作研究,而是作为装点生活的趣事,在业务淡季的日子里,为自己的生活找点乐趣。孔子与老子在我们眼里不是圣人,也不是太上老君一样的神仙,而是多年前的两位老者,简单来说就是两位老头,一位公认的聪明,一位公认的善良仁德,他们各自持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观点深处的矛盾其实就是我们生活彷徨的根源,如此罢了。孔子是圣人,山东曲阜人。泉城广场有他的铜像,一副恩师形象,非常庄重;老子楚苦县厉乡仁里人,他的画像我视为宝贝,甚至作为桌面。老子“抱一为天下式”,他一生只作一件事,他作的是什么事情呢?两个字,一个道,一个德。孔子一生作了两件事情,一个是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观点,什么观点呢?五个字“仁”、“义”、“礼”、“智”、“信”。一个是打破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力,只要学生拿10条肉干向他求教,他就“不吝赐教”,一生弟子3000多人,成名的72人。曲阜72棵夹道相迎的古松可以见证其不朽的功德。孔子老子学派不一,一个显学,一个无为。一个聪明,一个仁德。如同人的性格多面性,孔子与老子思想并不是泾渭分明的,相反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老子孔子是师生关系老子和孔子都以“水”比喻最好的德性。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孔子也说:“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与之而无私似德”。两者如出一辙。老子和孔子都称道“无为而治”。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孔子也赞扬“无为而治”,他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又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这些也都表现了老子对孔子思想的影响。孔子师老子,师徒俩互相赞誉,留下了千古佳话。山东嘉祥武氏祠有老子会见孔子的汉画像石,距今已有1800余年。画面上共有30人,左起第8人手扶曲木杖,以礼迎宾者为老子,左起第10人、与老子相向而立、双手捧雁者为孔子。据《仪礼·士相见礼》载:“士大夫相见以雁”,即与有身份的人初会时把雁作为赠送的礼物。老子身后有7名弟子,孔子身后站着21名弟子,包括颜回、子路和子张等得意门生。该画像石的主题风格,与《史记》中关于“孔子适周问礼”的记载完全相吻合——上次我跟梧桐讨论孔子送老子的是否是雁的问题,那是开玩笑的,如果送鸭子,那不符合孔子的习惯,他是崇尚礼的,不合乎礼的事情他是不会作的。孔子见老子之前,对老子已很崇拜,他说:“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既见老子之后,认为老子的知识和见解,高深莫测,不及企及,犹如“乘风云而上天”的“龙”。“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大为惊叹。老子则比喻孔子为凤凰。《庄子》云:“老子见孔子,从弟子五人。问曰,前为谁?对曰,子路,勇且有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子为孝,颜渊为仁,子张为武。老子叹曰:吾闻南方有鸟,名凤凰,……凤凰之文,戴圣婴仁,左智右贤”。老子以凤鸟比喻孔子,不独有偶,楚狂接舆陆通,过孔子而歌曰:“凤兮凤兮!”亦喻孔子为凤。孔子喻老子为“龙”,老子喻孔子为“凤”,而一龙一凤,龙凤呈祥,历来是中华古老文明的标志和吉祥如意的象征。《史记》载: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

老子,孔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