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原生态电影《阿娜依》一、《阿娜依》剧情简介 阿娜依:苗族姑娘的名字,阿是称呼,娜依在苗语里是芍药花的意思。芍药花是苗族人最喜爱的一种花,生命力强,可以观赏,还可用于做药材。阿娜依,一个生长在苗寨里普通、善良的苗族姑娘,从小失去父母,跟着阿婆长大。因为受苗族文化的熏陶,五岁开始跟阿婆学习苗族刺绣,学唱苗歌。阿娜依用她泉水般透明的心、甜美的歌声、灵巧的双手和婀娜的舞姿诠释着她对这片土地和同胞们的爱。阿娜依的美丽、善良、执着、热情、真诚,让她得到侗族小伙阿憨对她一生一世不变的真爱。阿娜依,一个为了苗族和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默默奉献的平凡人……影片将苗族和侗族两个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建筑等,非常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影片中千位身着银饰盛装的苗族姑娘参加姊妹节游方(苗族姊妹节游方:被誉为东方最古老的窗体顶端情人节)和千人合唱侗族大歌(侗族大歌: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合唱,被世人誉为天籁之音)的盛大场面,以及苗族姑娘阿娜依和侗族小伙阿憨从偶遇到相识、相知、相爱,都将苗族和侗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大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以及苗族侗族人勤劳、善良、朴实、热情、心灵手巧、能歌善舞等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大银幕上。影片的拍摄手法清新、自然、平实,画面唯美,故事通俗易懂,民族风格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是近年难得的一部大众化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故事片。二、《阿娜依》拍摄花絮《阿娜依》是一部讲述苗族和侗族的原生态电影故事片,故事的发生地在贵州高原东南部地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东南是一片神奇而多情的土地,勤劳、善良、朴实的苗族和侗族同胞世代居住在那里,他们有着真挚、超凡的人际关系和热情豪放的民族性格,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过着与世无争、粗旷简朴的田园式生活。为了将苗族和侗族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建筑、生存环境等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影片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的8个县取景进行拍摄,总行程7000多公里。由于山高路远,当时拍摄时间正处在雨季,所以造成严重的山体滑坡和道路塌方,这给摄制组的拍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在拍摄工作进行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雨天路滑,摄制组一辆载有5名摄制组工作人员的车翻进7米深的山沟里,万幸的是车祸没有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摄制组在人手不够,拍摄环境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大家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得影片顺利拍摄完成。影片在黔东南地区拍摄期间,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电影在台江县施洞镇拍摄时,需要组织拍摄苗族姊妹节的千人盛装银饰的大场面。当地的苗族同胞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毫不犹豫的表示这是我们的第一部电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不要一分报酬,一定会全力支持和参加电影的拍摄。第二天大早,在剧组到达拍摄现场之前,一千多个身着盛装银饰的苗族姑娘都从各个村寨赶到了现场。在那里很多村寨都不通车,她们三点多钟就从家里出发,翻山越岭赶到现场。当看到那一幕时,摄制组人演职人员的眼眶都湿润了,他们被那里淳朴善良的苗族同胞感动了,那是心灵的触动。剧组在黎平县岩洞镇拍摄千人侗族大歌的场面时,也同样让人感动。在黔东南拍摄期间,让大家感动留恋的事还有很多,这些故事都将深深地埋藏在每个人心里。下面的这一组数据,估计是在以往电影的拍摄过程中不多见的。电影《阿娜依》的拍摄周期为45天;拍摄地有8个县;其中各县参与拍摄协调工作人员有近300人
黔东南苗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