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康复医学科钮玉娇康复医学科钮玉娇感染感染(一)(一)发生原因发生原因11..导尿破坏了泌尿系局部的防御机制,尿道分泌物无导尿破坏了泌尿系局部的防御机制,尿道分泌物无法排除,细菌在局部繁殖,逆行感染。法排除,细菌在局部繁殖,逆行感染。22..膀胱冲洗破坏了引流系统的密闭状态,增加了逆行膀胱冲洗破坏了引流系统的密闭状态,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感染的机会。33..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44..引流管的位置过高,致使尿液倒流回膀胱,引起逆引流管的位置过高,致使尿液倒流回膀胱,引起逆行感染。行感染。55..冲洗液被细菌污染。冲洗液被细菌污染。(二)(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排尿是尿道烧灼感,常有尿急、尿频、 排尿是尿道烧灼感,常有尿急、尿频、尿痛、排尿不畅、下腹部不适等膀胱刺激症尿痛、排尿不畅、下腹部不适等膀胱刺激症状,急迫性尿失禁,膀胱区牙痛,尿常规检状,急迫性尿失禁,膀胱区牙痛,尿常规检查可见脓尿、血尿。尿培养细菌阳性。查可见脓尿、血尿。尿培养细菌阳性。(三)(三)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1..安抚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安抚患者,加强心理护理。22..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尽可能不冲洗膀胱。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尽可能不冲洗膀胱。33..如有必要冲洗膀胱时应在冲洗前,严格遵守无菌操如有必要冲洗膀胱时应在冲洗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尿道口护理。作原则进行尿道口护理。44..密切观察冲洗情况,使冲洗管的位置低于病人膀胱密切观察冲洗情况,使冲洗管的位置低于病人膀胱位置约位置约15-20cm15-20cm。。55..不使用过期的冲洗液,冲洗液使用前应仔细观察瓶不使用过期的冲洗液,冲洗液使用前应仔细观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及溶液有无沉淀等。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及溶液有无沉淀等。66..必要时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血尿血尿(一)(一)发生原因发生原因11..插导尿管损伤尿道。插导尿管损伤尿道。22..冲洗液灌入过多并停留时间过长后放出,导冲洗液灌入过多并停留时间过长后放出,导致膀胱内突然减压,使黏膜急剧充血而引起,致膀胱内突然减压,使黏膜急剧充血而引起,一般常见于昏迷的病人。一般常见于昏迷的病人。33..继发于膀胱炎。继发于膀胱炎。(二)(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尿外观呈洗肉水状,甚至有血凝块,尿 尿外观呈洗肉水状,甚至有血凝块,尿常规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多于常规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多于55个。个。(三)(三)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1..预防及处理同导尿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同导尿术并发症。①①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采取间断放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采取间断放尿的方法,以减少导尿管对膀胱的刺激。尿的方法,以减少导尿管对膀胱的刺激。②②气囊内注入液体要适量,以气囊内注入液体要适量,以5-15ml5-15ml为宜,为宜,防止牵拉变形进入尿道。防止牵拉变形进入尿道。③③引流管应留出足以翻身的长度,防止患引流管应留出足以翻身的长度,防止患者翻身时过于牵拉导尿管,致尿道口附近黏者翻身时过于牵拉导尿管,致尿道口附近黏膜及肌肉受损伤。膜及肌肉受损伤。④④定期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并行膀胱冲定期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并行膀胱冲洗及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泌尿系感染。洗及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泌尿系感染。22..每次灌注的冲洗液以每次灌注的冲洗液以200-300ml200-300ml为宜,停留为宜,停留时间以时间以5-105-10分钟为宜。分钟为宜。膀胱刺激症状膀胱刺激症状(一)(一)发生原因发生原因11..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22..冲洗液温度过低。冲洗液温度过低。(二)(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三)(三)预防及处理预防及处理11..如由感染引起,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如由感染引起,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22..碱化尿液对缓解症状有一定作用。碱化尿液对缓解症状有一定作用。33..遇寒流气流,冲洗液应加温至遇寒流气流,冲洗液应加温至38-4038-40℃℃,以防冷刺,以防冷刺激膀胱。激膀胱。膀胱痉挛膀胱痉挛(一)(一)发生原因发生原因11..膀胱内有异物(如血凝块)阻塞导尿管致使膀胱内有异物(如血凝块)阻塞导尿管致使引流不畅,导致膀胱压力过高。引流不畅,导致膀胱压力过高。22..冲洗液选择错误:例如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冲洗液选择错误:例如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患者,由于手术部位疼痛,愈合不良,膀的患者,由于手术部位疼痛,愈合不良,膀胱充盈欠佳,这时如选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胱充盈欠佳,这时如选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会导致膀胱痉挛。会导致膀胱痉挛。33..膀胱手术后进行冲洗时速度过快(或温度过膀胱手术后进行冲洗
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