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发[2011]77号周兴镇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立项报告隆昌县农发办:为进一步改善我镇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民增收,确保我镇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我镇拟将佛洞寺村、兰家田村、黄花寺村、秦家庙村、斑竹林村共五个村列入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上报,计划改造耕地5000亩。项目片区的基本情况及立项的必要性(一)地理位置及范围我镇位于隆昌县城东北部,,,,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114个农业合作社,有耕地面积15000亩。其中,阚家咀村、王布政村、五马朝村、茶子山村4个村已连片实施201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水利设施、交通条件均得到了改善。2012年拟建项目片区包括佛洞寺村、兰家田村、黄花寺村、秦家庙村、斑竹林村共五个村,总人口11587人,其中农村劳动力6968,。拟建项目区内水利设施极少且老化严重,抗灾能力弱,且水土流失严重,田常年只栽种一季中稻,土常年实行油菜、玉米、红苕三熟种植制度,土地利用率很低。成渝城际高速铁路途经项目区黄花寺村、斑竹林村,片区内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较低且增收难度大。因此,只有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坚持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道路,建立良好的农田生态环境,有效的提高中低产田土的产量和产值,才能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二)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属丘陵冬水田区,以浅丘为主,少部分属低山区。土壤有四个土类,18个土属。水田以灰棕紫色水稻土属为主,旱地以灰棕紫泥土属为主。(三)气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最低气温-℃,,,,。但降雨量时段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占总降雨量的70%以上。(四)水资源总量及利用情况据统计,项目区流域年降雨变化在880~1240mm,,多年平均径流深370mm左右。水资源利用情况:按P=75%的保证率,径流深370mm,,,其他水资源:为蓄水堰塘供水。(五)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无可开垦荒地,除河流、林地、园地、农民住房、坟地外,均为被利用耕地。冬水田年种植一季中稻,一季再生稻,旱地则以玉米—红苕—小麦(油菜)三熟制为主。少部为玉米—红苕—大豆--小麦(油菜)一年四熟种植。(六)耕地地力状况水田以灰棕紫泥水稻土属为主,占水田面积的75%,暗紫色水稻土属占15%,沙黄泥水稻土属占5%,其他土属占5%。旱地以灰棕紫泥土属为主,占旱地面积的75%,暗紫泥土属占15%,沙黄泥土属占5%,其他土属占5%。-,-%,-%,土壤速效磷10-50PPM,土壤速效钾50-150PPM。(七)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70%稻田种植模式为一季中稻、一季再生稻,30%的稻田种植模式为中稻-小麦(油菜)。旱耕地以小麦(油菜)-玉米-红苕三熟制为主,中稻常年平均亩产300-400公斤,再生稻正常年份亩产量100公斤,小麦常年平均亩产170-2
周府发[2011]77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