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为农林事业献一策.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林木种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的关键,是林业发展的关键。要想进一步做好我区林木种苗工作,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必须要对全区林木种苗情况全面掌握,理清今后的发展方向。种苗基地建设现状我区苗圃育苗面积亩,其中:国有苗圃一个即区林场苗圃,面积70亩;个体苗圃中,以茂和苗圃、山林源公司苗圃和帮荣农业公司苗圃较大,共计育苗面积1000余亩,还有大量的个体苗圃,年育苗总面积大约500余亩,年生产各种生态100余万苗、经济林苗木10余万株。根据前几年我区苗木供应统计看,我区的苗木是不能够满足全区造林绿化的需要,仍有30%左右的苗木要在外地采购,主要为育苗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但目前还没有一个育种基地。二、林木种苗生产的主要特点(一)呈基地化、产业化趋势根据我区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的要求和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及产业政策的调整,加之我区近几年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有力地拉动了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各镇紧紧抓住苗木紧缺、种苗价格上涨的契机,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苗木产业,特别是近几年,以公司、个体户为主体的育苗队伍表现比较活跃,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的进入。,我区已逐步形成了以茂和苗圃、山林源公司苗圃和林场苗圃为龙头,公司和个体育苗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区、镇、村3级育苗网络。一是国有苗圃。国有苗圃依然起着龙头示范作用,它们充分利用自身在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继续发挥着骨干作用。二是个体育苗。一种是个人独资育苗,即通过自产自销、租赁土地等形式个体育苗;另一种是股份合作育苗,即通过技术入股、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形式,按照合作形式育苗。这种方式弥补了个人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不足,集中力量,共同兴办。三、林木种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基础设施差,经营与技术落后一是投入不足,苗圃基础设施差。近几年建成的苗圃,各项基础设施不健全,部分个体苗圃无灌溉条件,也缺少必要的喷灌设备,使育苗数量、质量达不到要求。二是经营粗放,国有苗圃没有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苗圃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发挥龙头和骨干带动作用。(二)市场竞争力弱一是个体育苗缺乏市场调解能力,经营理念较落后。大部分个体育苗户没有育苗经验,存在盲目育苗,一哄而上现象,加上又没有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技术应用不到位,管理粗放,导致部分苗木滞销,给众多育苗户带来了经济损失,影响了其育苗积极性。二是林木良种基地数量少,结构不合理。全区只建有山桐子林木基地1处,还尚在申报中,大叶香樟虽然长势良好,但还应加大基地打造力度,探索育苗繁殖技术,才能申报为林木良种。加之品种育、繁、推脱节,良种苗木繁育、生产、供应滞后,影响了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四、种苗生产发展措施种苗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种为本,以良种为中心”,重点培育品种对路、质量优良、数量保证的良种壮苗为造林绿化服务,坚持科技兴种、依法治种,搞好良种繁育,逐步实现苗木生产基地化、良种化、质量标准化生产体系。(一)积极调整育苗结构,培育适生树种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按科学规律办事,根据不同自然地理、气候条件,适当减少部份树种的育苗面积,增大经济价值较高树种的育苗面积;同时,推广引进适合本地发展的良种,结合区情实际,引进耐耐旱、耐瘠薄、避霜冻、无病虫种苗。

我为农林事业献一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t544455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0-01-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