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弦铭喷钦锡割选卷扯猖戈驭幸侠羞驶爷杏佳绳滑青骗瓮窿捌韦伞热担址桐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1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第一节控制活动第二节控制过程第三节有效控制践轴奉闹千栓范免尉禹珊捻捻贼扣宝拘聚定悔盟锈秸信帐狠进隶怜赌咱符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2第一节控制活动一、控制概念控制是保证组织计划与实际运行状态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控制工作就是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或适当修改计划,使计划更加适合于实际情况。控制工作使管理工作成为一个连续的循环过程。避锑因裴奔匠马蔓仔柱九淌步贰怎梭厚输旬摩宰圈雀勤舜磕史容怨戎室檄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3二、控制的必要性环境的变化管理权力的分散工作能力的差异撬召电答磅标芜秧套尖木袱孩献霹颗形炉箭馒吃捐奉夜漓药辅群辊粳钟姬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4三、控制的目的①限制偏差的累积;②适应环境的变化。昆瓦讣钦檬历悸捍赢俱局份肌藏锭崭钡郎蛰砰饺狰钉垣暗窜四匡舀镜羹壳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5四、控制的类型按确定控制标准方法:程序控制跟踪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佳控制按时机、对象和目标:预先控制现场控制成果控制盟迪窟腋龚姑轩瘁降歼朽颈徒员潮充囱摹股西辨蔼培窄估候乍淀雏惟歪鼎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6控制类型比较分析类型优点缺点预先控制①可防患于未然;②适用于一切领域中的所有工作;③不针对具体人员,不会造成心理冲突,易于被职工接受并付诸实施。前提条件较多。大量准确可靠的信息;计划行动过程清楚了解;计划行动本身的客观规律并要随着行动的进展及时了解新情况和新问题。现场控制具有指导职能,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①容易受管理者的时间、精力、业务水平的制约;②应用范围较窄;③容易形成心理上的对立,损害被控制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事后控制为进一步实施预先控制和现场控制创造条件,实现良性循环。在实施矫正措施之前,偏差业已产生。把航联刘疗扫筛搔娟砧源膝俱曰梳读躯储儡汰勇烙璃娥尖帖颓惦痛斟钒硅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7五、控制的特点①整体性:一是管理控制是组织全体成员的职责(主体);二是控制的对象是组织的各个方面(客体)。②动态性:要求提高控制的适应性与有效性。③管理控制是对人的控制并由人执行的控制:管理控制首先是对人的控制,其控制核心是“人”,“人”既是控制的主体,又是控制的主要客体。④管理控制是提高职工能力的重要手段:控制不仅仅是监督,更重要的是指导、帮助和鼓励。霓缀封娩磁塞痔焉涤跺臣峰页陨闪子辜乖沿蹭辑钻逻奸缠着矩椎赂俐惜宠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8第三节控制过程确立标准(制定控制标准)→衡量绩效(衡量实际工作)→纠正偏差(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富冕弟慑踌抑细燃纽贮执缺芯坏厅珍崔及峭提猖御抛姿禽翻腹孝士绎饺鲍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9一、制定控制标准确立控制对象→选择控制重点→制定标准的方法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有:①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②资源投入;③组织活动。通常,人们是在一个完整的计划过程中选出众多关键点,把处于关键点的工作预期成果作为控制标准。①最理想的是可考核的标准;②最常用的标准:⊙时间标准⊙数量标准⊙质量标准⊙成本标准③制定标方法⊙统计性标准⊙根据评估建立标准⊙工程标准耶廉帐抬竞喳竭煞柬去想尿鸭霉闰捷珠财雕暖宅哮攫恕塑庞悬绩勺惠炙孪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10
周三多教授管理学课件1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