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方案护理管理方案篇一:护理管理制度第一节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一)分级护理工作制度医师根据患者病情下达护理级别医嘱,分特级护理、一级、二级、三级护理共4个级别,护士按要求执行分级护理,在住院患者一览表采用不同颜色的标志来表示患者的护理级别,特级和一级护理用红标志,二级护理用黄色标志,三级护理可不做标识,患者床头牌上显示相应的护理级别。(一)特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患者。(2)各种复杂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后的患者。(3)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2、护理要求(1)根据医嘱需要派专人24小时护理或转入监护病室。(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好护理记录。(3)备齐相关监护仪器及急救器材、药品。随时做好急救准备。(4)及时准确地做好各项治疗及标本收集等工作。(5)按常规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做到服药到口,保证各种管道通畅。(6)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7)根据医嘱及病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护理咨询和健康教育。(二)一级护理1、病情依据(1)重症患者、各种大手术后尚需严格卧床休息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2)生活部分能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2、护理要求(1)随时发现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及病情监测相关指标。(2)按医嘱备好急救药械。(3)按疾病常规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做到服药到口,保证各种管道通畅。(4)按要求做好护理记录,需转科时,按要求做好转科交接护理记录。(5)按医嘱要求嘱患者卧床休息,做好晨晚间护理,协助各种生活需要,预防各种护理并发症。(6)根据医嘱及病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护理咨询和健康教育。(三)二级护理1、病情依据(1)急性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2)慢性病限制活动或生活大部分可以自理的患者。2、护理要求(1)注意观察病情、特殊治疗或特殊用药后的反应。(2)正确执行医嘱,发药到手。(3)做好护理记录,需转科时,按要求做好转科交接护理记录。(4)做好晨晚间护理,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5)根据医嘱及病情指导患者适度活动。(6)根据医嘱及病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护理咨询和健康教育。(四)三级护理1、病情依据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病情较轻或恢复期的患者·2、护理要求(1)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协助处理。(2)正确执行医嘱。(3)做好护理记录,需转科时,按要求做好转科交接护理记录。(4)指导患者的饮食、康复、休息。(5)根据医嘱及病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护理咨询和健康教育。(二)医嘱执行制度1、护士应遵医嘱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和护理。2、医师下达医嘱后,需2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对可疑的医嘱,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3、执行者应根据医嘱文容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签全名。4、除抢救或手术过程中以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如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重复一遍,药物经二人核对准确后立即执行,并保留使用过的空安瓿,医生补记医嘱后,方可弃去。5、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做好交接班。(三)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1、抢救药品、器材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物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2、抢救必备器械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3、抢救药物齐全,药品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按药物失效期的先后放置和使用。4、各科室抢救车的急救药品、物品按要求统一配备,专科急救药品及物品须经科室主任审核定出种类、数量、规格、剂量配备。抢救车须定点放置、定人管理,保证安全和使用方便。5、抢救药品、器材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交接登记表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6、设有药品、器械配备基数卡。做到帐物相符,班班交接。7、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士)和另一护士按基数卡清点药品、器械,核对无误后用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护士每班检查一次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救车内药品、器械一次,并有记录。8、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基数卡清点药品、器械一次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每二周检查一次,并有记录,帐物相符。(四)护理文件书写制度1、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手册》最新版执行。2、各种记录规格项目符合护理文书书写检查内容及评价标准。3、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4、记录项目齐全、字迹工整、清晰、无错别字。格式正确、无漏项。使用中文、医学术语和通用的外文缩写,简单扼要,版面清洁。5、书写错误时按规范要求修改,不得采用刮、粘、涂等办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每页版面修改次数不超过三处,否则由原来笔迹者及时重
护理管理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