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说明.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设计表学科物理授课年级八年级学校漫洼初级中学教师姓名赵育福课题第一章:声现象第三节:声音的特征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能力目标:“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的实验”和“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探究法。──转换法。情感目标:1、通过体会现实世界中物体发出的丰富多彩的声音,欣赏美妙动听的。乐曲,充分享受科学的美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意识和互相配合协作的精神。学习重点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学习难点声音的音调教具与媒体多媒体、音叉、乒乓球、铁架台、钢尺、鼓、橡皮筋、乐器等教   学 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  程   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提问几个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2、[师]我们所能听到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你感觉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3、[师]引导学生观看录像。师:可见,影响声音的因素有很多,今天我们就学习新课,声音的特征。(板书课题)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声音的音调1、【提出问题】同样是唱歌,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响亮有的不太响亮,我们把声音的高低用音调来描述。单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2、【猜想】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2、【设计实验】用同样大的力,让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观察声音的不同。3、【实验器材】钢锯条(或塑料尺)、发音齿轮、纸片〖方案1〗按教材的样式,将钢锯条压在桌子边,使钢锯条露出的长度不同,然后用同样的力拨动钢锯条,比较所听声音的不同。〖方案2〗让发音齿轮按一定的速度转动,用硬纸片在齿轮边靠近齿轮,通过硬纸片在不同齿数齿轮上靠近时,感受所发出声音的不同4、结论:物体振动越快,其发出声音的调子就越高,我们把这种声音的变化称之为音调的不同。即音调与物体的振动有关,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5、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6、观看不同音调声音的波形图(通过视频播放)7、认识一般声音的频率范围: 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该实验学生都可以操作,将钢锯条换成塑料尺也行   学生实验   做好知识的预备    也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体现          超声与次声方面的资料很多,-2,引导学生总结出(1)人的发声频率范围;(2)人的听声频率范围;(3)哪种动物听声的频率最低和最高;(4)频率范围最广的是谁。8、观看多媒体,进一步了解动物之间交流的情景。9、超声: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次声: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10、介绍超声和次声的应用。(二)响度1、【提出问题】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除了有高低的不同外,还有大小的差异,这大小的差异,我们就说它们的响度是不同的,那么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该怎样描述它呢?2、【猜想】响度与所用力的大小有关,根据是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就越响。3、【设计实验】我们怎样才能证明响度与用力的关系呢?4、【实验器材】钢锯条(或塑料尺)、鼓、碎纸屑、音叉、小用细线悬吊的乒乓球〖方案1〗取一钢锯条,让其一端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另一端,改变所用力的大小,观察所发出声音的不同。〖方案2〗在鼓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k5235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20-01-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