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11《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物传记导学案使用时间:4月28日编制人:宝国华校对人:李松岚备课组长签字:领导签字:《小团圆媳妇之死》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揭示小说的深刻主题【学习难点】理解作者对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的批判,体会作品所揭示的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课前预习案一、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迺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与张爱玲合称“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的双子星座”,是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1933年,发表处女作《弃儿》,从此开始文学创作生涯。十月期间以悄吟的署名与萧军出版小说散文集《跋涉》,轰动东北沦陷区文坛。1935,以一篇《生死场》再次震惊文坛。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她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模式,以女性细腻的情感体验和深邃冷峻的理性思考谱写出了一曲曲清新明丽的歌,在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鲁迅曾称之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生活阶段一: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在后花园里和祖父度过了寂寞苍凉但也不失欢乐的童年。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当年萧红才8岁。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萧红与祖父之间的感情深厚,有着一颗童心的慈爱的祖父,使得萧红的童年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美,美的背后却是苍凉的生命底色。12岁被父许配于王恩甲,16岁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出走,20岁那年再次逃往哈尔滨,进入哈尔滨东北特别市第一女子中学学习,开始了痛苦的流浪生涯。后勇敢的逃往北京,进入女师大附中学读书。遗憾的是,这场出奔以失败告终。这段时间曾与王恩甲发生一段纠葛。在其怀孕期间,王不辞而别,从此消失。正值危难之际得到萧军等人的援助。生活阶段二: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此后与萧军开始了一段为后人议论纷纭的恋情。萧红与王恩甲在旅馆同居期间,欠钱太多,旅馆不让萧红离开,后松花江决堤,萧军趁夜将萧红救出。后萧红分娩,因无力抚养而将孩子送人,后夭折。她与萧军两个人住进旅馆,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勉强度日,其间,萧红开始为报刊写稿。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后来二萧感情出现裂缝,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曾孤身一人远渡日本。到病危的时候还说“如果三郎在重庆,我给他拍电报,他还会像当年在哈尔滨那样来救我吧”。即使如此,在1938年这段传奇般的爱情还是划上了句号。不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11《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我是开始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0-01-26